想要明白愛情的真諦,有哪些電影推薦?
應(yīng)該是連續(xù)劇吧,(渴望)(雙面佳人)……柴米油鹽醬醋茶味的才是愛情的真正味道
不多說什么,直覺切入主題
《河東獅吼》《我的父親母親》《黃河絕戀》《云水謠》《北京遇上西雅圖》《愛有來生》《失戀33天》《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大話西游之大圣娶親》《唐伯虎點秋香》《食神》
《倩女幽魂系列》《新龍門客棧》《春光乍泄》《霸王別姬》《東成西就(有點點愛情的成分,笑點多多)》
你看過的哪部愛情電影最虐心?
大家好,我是張嘚嘚
都說“自古詩人總多情”
在電影《王爾德》中,風頭正盛的英國詩人王爾德便因深愛著美麗的少年波西而走向了身敗名裂的悲慘結(jié)局。
哪怕最終因為波西而鋃鐺入獄,曾經(jīng)的聲望和財富也不復存在時,王爾德也依然溫柔的稱波西為“my darling”。
(由裘德洛飾演的美少年波西)
雖然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毫無理智可言,但這份看似復雜的愛恨交織還是如同一首詩般充滿美感。
年輕時 尚且不被發(fā)際線困擾的“嫩小伙”裘德洛,更是將這位百合花王子演繹到完美,那份彰顯著年輕的驕縱和狂妄不僅迷倒了王爾德,更打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
而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則講述了一個和《王爾德》同樣動人且同樣來自著名詩人的愛情故事。
《心之全蝕》
《Total Eclipse》
本片在豆瓣上評分為8.1,是1995年的作品,距離能讓“小李子”萊昂納多大紅大紫的作品《泰坦尼克號》還有兩年。
這時候的Leo尚且年輕,雖并未沉淀出成熟的經(jīng)歷卻有著全世界最純凈的少年眼眸。
如果說同時期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小李子帶著高傲和戒備,以及不屑一顧的叛逆的話。
那么《心之全蝕》中的他則是籠罩在瘋狂和自由之下的流浪和憂傷。
他在片中飾演了一位年輕的少年詩人蘭波,因接受在當時便已是著名詩人魏爾蘭的邀請前去巴黎。
那一年的蘭波,16歲。
年紀輕輕且出身鄉(xiāng)下的蘭波在生活和工作上與其他詩人都截然不同。
他毫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是否出版,認為最重要的便是寫作本身。
他還極其輕視詩人之間作品的分享,認定只有爛詩人之間才需要相互學習。
這份充滿才氣的年少輕狂并不招人喜愛,甚至令很多人心懷不滿,但卻讓魏爾蘭著迷不已。
雖然那時的他已有年輕富有的妻子,但蘭波的出現(xiàn)還是攪得他意亂情迷。
這份二人之間對彼此想法的理解讓他們每天每夜都廝混在一起,喝酒、抽煙、談天說地。
兩雙各有才情的眼睛在氤氳的煙霧和昏暗的燈光下數(shù)次交接,靈魂帶領(lǐng)著軀體幫他們沖撞出愛情。
雖然魏爾蘭愛著自己年輕又愚蠢的妻子(呵呵),但他還是選擇了逃離,并與蘭波一起在陽光下奔跑,在海灘上瘋狂擁吻。
他們之間的感情哪怕放到今天都令人感到難以理解。
與其說這是文藝青年絕望憂郁的無痛呻吟,不如說是反復掙扎折磨的深重罪孽。
他們流浪到倫敦,過上了窮困潦倒相伴相依的生活。
這期間發(fā)生了無數(shù)場爭執(zhí),他們在這段瘋狂的日子里互相傷害、折磨、也深愛著彼此。
終于,這份畸形的感情在一聲槍響后走向了盡頭。
1873年,二人在最后一次爭執(zhí)后,憤怒的魏爾蘭開槍打穿了蘭波的左手,自己也因故意傷害而被捕入獄。
在歷史上,蘭波是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性天才。
他16歲到19歲的作品,永遠的改變了象征主義現(xiàn)代詩的面貌,且被后世稱為“垮掉派的先驅(qū)”。
他既復雜又單純的兩面性將痛苦和瘋狂發(fā)揮到極致,只可惜20歲便選擇了封筆,37歲時因病去世。
這樣轟轟烈烈的俊美少年,這樣自我毀滅的不羈靈魂,或許只有當年尚且還沒什么表演痕跡的萊昂納多才能演繹的入木三分。
加上電影的背景和配樂,更是使本片分分鐘截下來都可以當成壁紙。
在蘭波的對比之下,著名詩人魏爾蘭則平庸無趣的令人感到乏味。
他酗酒、懦弱,為了貪欲而墮入反復糾纏的深淵,甚至還會暴打自己的妻兒,所有的放浪不羈都只是酒精作祟。
所以他只能不斷的追逐,看起來悲哀且令人不齒。
在蘭波死后,魏爾蘭夜夜在夢中見到他,這份偉大和榮耀的罪。
正如電影片頭時他所說的那樣:
“有時他用多愁善感的語調(diào)訴說令人悔恨的死亡
訴說在這世上存在憂傷的人群
訴說痛苦的工作或心碎的別離
在我們喝得酩酊大醉的簡陋小屋
他淚眼觀望著圍繞在他身旁的那些貧苦之人
他在亂街扶起醉鬼
他同情慘遭虐待的孩子
他的動作如同教義課上的女孩那般優(yōu)雅
他假裝通曉一切
商業(yè)、藝術(shù)、醫(yī)學
而我追隨他
我必須如此。”
《好想好想談戀愛》
導演:劉心剛
主演:蔣雯麗 那英 梁靜 羅海瓊
豆瓣評分:8.1
《好想好想談戀愛》講述了四個閨蜜在愛情、婚姻中經(jīng)歷的故事,做出的選擇。
她們四個的性格、愛情觀和婚姻觀都截然不同,但不少姑娘卻說,從她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著劇里的她們?yōu)閻郫偪?,被愛所傷,仿佛就看到了自己在愛情里的跌跌撞撞?/p>
當她們開始成長,開始思考自我、愛情與人生,我們也終于為自己的愛情找到了答案。
“愛情要滿足自己,也要適應(yīng)對方”
陷入愛情的人是矛盾的,就像劇中的黎明朗。
她是個事業(yè)有成的女強人,但在愛情里,她卻常常敗得一塌涂地。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自尊心,讓她無法容忍男朋友比自己優(yōu)秀。
別人一句“你眼光真好”,都能讓她跳起來炸毛,懷疑人家是在嘲諷她配不上對方。
但是,當她遇到一個對她百般寵愛,萬般討好的出租車司機時,她卻又有了新的煩惱——為什么他一點自己的想法都沒有,凡事都要我來做主?
這是黎明朗的矛盾,她既想要一個順從的男友,又想要他成為自己的依靠。
自相矛盾的兩個要求,讓她一次次錯失喜歡的人,直到一心想跟她結(jié)婚的出租車司機也選擇離開,她才終于發(fā)現(xiàn),一直以來都是自己搞砸了愛情。
她什么都想要,所以她對誰都不滿。
但是,這世上哪有百分百契合的兩個人?所謂“對的人”,不過是互相調(diào)整著步伐,在滿足自己的同時也適應(yīng)著對方。
愛情里容不下貪心的人,你若什么都想要,遲早什么都失去。
“勉強自己永遠換不來真愛”
劇中的四個女人里,陶春是最向往愛情的。
她的夢想就是能早一天就早一天把自己嫁出去,所以,其他三個閨蜜總是擔心她會頭腦一發(fā)熱委屈了自己。但顯然,她們的擔心多余了。
陶春渴望愛情,但她從沒打算為愛情委屈自己。
她曾經(jīng)遇到過一個很適合結(jié)婚的對象,他懂她需要的浪漫,也在最恰當?shù)臅r候提出了結(jié)婚的打算。那時,陶春一頭撲進他的懷里,笑得再甜蜜不過。
然而,一個星期后她卻主動提出了分手,只因為對方幾次三番地要她穿一件性感睡衣。
閨蜜們不是很理解,愛情里總會有些小情趣,你配合一下不就好了?
但陶春一扭頭,有些倔強又有些驕傲:“如果這段感情需要我強迫自己去做些我討厭的事情才能維持的話,那就不是我想要的。”
那一刻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好像沒長大的小姑娘其實活得最明白不過了。
多少人都為了愛勉強自己,但她知道,真正的愛不需要將就。
如果他愛你,他會愿意包容你;如果你愛他,你的一切改變都將心甘情愿。
愛不是勉強自己的理由,同理,勉強自己也換不來真愛。
“愛若是只感動了自己,那就輸了”
譚艾琳是這部劇中最招人愛,也最遭人恨的角色。
生活上,她是所有女人的榜樣,與世無爭卻偏偏讓人看一眼就喜歡得不行。
而一碰上愛情,準確地說是一碰上伍岳峰這個男人,她就暈了頭。
明明知道他是個難以掌控的人,明明三番兩次地得知他陪著其他女人逛街,譚艾琳卻偏偏飛蛾撲火般對他欲罷不能。
她氣他不把自己介紹給父母,卻在伍岳峰委屈的一句“我還沒準備好”之后,一腔怒火就化為了自責,好像是自己無理取鬧咄咄逼人了。
愛情把一個清高的女人,變得越來越委屈,越來越有怨氣。
當最后她站在大雨中撕心裂肺地喊著伍岳峰的名字時,我都不敢相信,她就是那個連發(fā)脾氣都透著一絲溫柔的女人。
譚艾琳的愛情是失敗的。她付出了全部的真心,甚至賠上了驕傲和自尊,到頭來卻只感動了自己。
也許,當一段愛情讓你變得痛苦、自卑、面目猙獰時,也就到了該放手的時候了。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總好過別扭同行,互生厭煩。
“愛情不必將就,也無需寧缺毋濫”
毛納是劇中女性意識覺醒最早的人,她常說:“我只談戀愛,不談愛情?!?/p>
她不愿被婚姻束縛,也不想把喜怒哀樂交給一個男人去掌控,所以她談了一場又一場戀愛,卻從不投入百分百的真心。
但誰也沒想到,這個不把愛情當回事的女人卻是閨蜜中最早結(jié)婚的。
在一次旅途中,她一聲不吭地就嫁給了一個餐廳小老板,那個人平凡得比不上她的任何一個前男友,卻偏偏贏得了她的心甘情愿。
很多人不喜歡毛納的這個結(jié)局,覺得灑脫一生才符合她的人設(shè),但我卻并不覺得矛盾。
因為她的改變不是趨于現(xiàn)實的壓力,而是順應(yīng)內(nèi)心選擇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人對了,時機對了,那就嫁吧。
這就是毛納的魅力。
她不給愛情設(shè)限,也不被世俗觀念綁架,她在這個人云亦云的世界,始終保有著自我,聽從著自己的內(nèi)心。
愛情是人生在世無可避免的一件事,再好強的人都會渴望相愛相伴的感覺。
但它卻不該是人生的全部,更不該有一個正確與否的標準答案。
你可以像譚艾琳一樣為它付出100分的真心,但千萬別賠上了最珍貴的驕傲和自尊;
你也可以像毛納一樣想愛就愛,但同時你也要有她那份堅持自我的意志力。
這就是我喜歡這部劇的原因。
它沒有強行灌輸“愛情不重要”的女性獨立觀念,而是在“我們需要愛情”的前提之下,告訴我們在追逐愛的同時,也要記得愛自己,尊重自己。
影視劇的意義就在于此,用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呈現(xiàn)真實的生活,一邊娛樂觀眾一邊解答我們的困惑,邊放松變成長,誰能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