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你對科學創(chuàng)新的理解
科學創(chuàng)新的理解:談科技創(chuàng)新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指:以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改進或創(chuàng)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種方法、元素、路徑、環(huán)境等等),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原創(chuàng)性的科學研究或知識創(chuàng)新是提出新觀點(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fā)現和新假設)的科學研究活動,并涵蓋開辟新的研究領域、以新的視角來重新認識已知事物等。原創(chuàng)性的知識創(chuàng)新與技術創(chuàng)新結合在一起,使人類知識系統(tǒng)不斷豐富和完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產品不斷更新。信息通信技術發(fā)展引領的管理創(chuàng)新作為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題,是當今時代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知識、新藝術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電子信息或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fā)現和新假設的集成??萍紕?chuàng)新涉及政府 、企業(y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際組織、中介服務機構、社會公眾等多個主體,包括人才、資金、科技基礎、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創(chuàng)新氛圍等多個要素,是各創(chuàng)新主體、創(chuàng)新要素交互復雜作用下的一種復雜涌現現象,是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從技術進步與應用創(chuàng)新構成的技術創(chuàng)新雙螺旋結構出發(fā),進一步拓展視野,技術創(chuàng)新的力量是來自于科學研究與知識創(chuàng)新,來自專家和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信息技術引領的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推動了管理創(chuàng)新,這既包括宏觀管理層面上的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也包括微觀管理層面上的創(chuàng)新?,F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chuàng)新無疑是我們所在這個時代創(chuàng)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chuàng)新之間的協同互動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創(chuàng)新。
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文化,可以被稱為人不斷探求新知識的歷程。尊重知識是人類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拉丁語稱知識為scientia,由此而來的科學(science)一詞便成為現代最受敬重的那一部分知識的名稱。在西方猶太――基督文化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曾有這樣一段傳說:“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在沒有光之前我們一無所知,在有了光之后我們仍然一無所知,不過我們能看到一無所知了。為了擺脫一無所知的尷尬局面,人類便說,“要有科學,就有了科學”(Let there be science, and there was science)。現代人類已經充分認識到,只有借助科學的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擴展自己的生存能力,社會歷史必然會向更有保障、更安逸、更有生存主動性的階段發(fā)展。但是,僅僅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是不夠的,這會使知識成為一種對人封閉的客觀力量,反過來窒息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妨礙社會繼續(xù)進步。當科學發(fā)展越來越快時,對于科學發(fā)展歷程的理解就變得更為必要,同時也變得更為復雜。隨著科學成果的激增和知識的爆炸,事實和理論互為影響,僅僅是總結現有的成果,就已成為一項可怕的任務。然而,對于歷史性的思考來說,如何看待科學本身也正顯得越來越重要。 在395年前的一個夜晚,伽利略使用一架望遠鏡觀看月亮。這是人類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它標志著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的開端?,F代科學是建立在觀測和實驗的基礎之上,它已歷經四個世紀了。近代中國的西學東漸是從明末開始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光啟在翻譯西方書籍時,把science譯成“格物窮理之學”,后來簡稱為格致、格物或格致學。明末清初從歐洲傳入中國的學問主要是天文學與數學,“格致之學”的含義很籠統(tǒng)。到清代后期,傳入的西方學問迅速增多,有聲學、光學、電學、化學、地學、動物學、植物學等等,名目繁多。1895年,嚴復特別使用了“西學格致”一詞表達science。到這個時候,在漢語中還沒有“科學”這個詞。1897年,維新派人士在上海創(chuàng)辦“大同譯書局”,組織翻譯日文書籍。開局不久后出版的一批書中,有康有為編訂的《日本書目志》第二卷“理學門”。其中,首次出現了《科學入門》、《科學之原理》這樣的書名。雖然漢語和日語中,“科學”寫法相同,但漢語中從前沒有此詞,這個譯名是康有為從日語中引入的。1912年蔡元培任民國教育總長,通令全國在學校機構設置和課程設置中一律取消了“格致科”。自此之后,“格致”基本上屬于被棄用的舊詞。1915年,留學歸國學生在上海創(chuàng)辦刊物《科學》,從此“科學”一詞在中國就大行其道了。 在漢語中,“科學”這個名詞,是與“玄學”相對應而存在的。“玄者,幽?萬類而不見形者也?!保钚邸短?玄?》)玄是指精神性的宇宙本體。至于為何用“科學”作為science的譯名,動機是值得揣摩的。隋唐以來廢除為世族壟斷的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試選拔官吏,見于史者凡五十余科。由于西方之學與東方儒學相比,門類各異,故此日本首先以“分科之學”稱之,這就是“科學”一詞的來歷?!翱茖W”與科舉之間這種微妙的關系,至今尚有余緒。20世紀50年代,流行全國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延續(xù)。早期西方傳教士的著作也為上述說法提供一些佐證,他們寫道:“世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重視科學,使科學與政府事務發(fā)生關系。然而,中國人只是在一些與公德有關的范圍里才對科學發(fā)生興趣。他們對于一切與公德關系較少,甚或對其無所裨益的科學,則很少加以注意,但同時也不嗤之以鼻?!保ㄟ@段文字見諸由在北京的傳教士所撰寫的《關于中國人的歷史、科學、藝術、道德、習俗的回憶錄》,該書于1776年在巴黎出版。) 為了應付西方的入侵,在備嘗了西方的船堅炮利之后,一批務實的清代官員開始注視現代科學。他們發(fā)起一場所謂的洋務運動,試圖通過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工藝和軍事技能來增強國力。為了培養(yǎng)洋務運動急需的技術人才,他們創(chuàng)建了各種學校:首先是1862年北京的同文館,然后是上海和廣州的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上海機器學堂、天津電報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和湖北自強學堂等等。洋務派官員建立這些學校僅僅是為了培養(yǎng)翻譯、機械工程和軍事學方面的專門人才,并不是為了培養(yǎng)學術研究特別是科學研究人才。與此同時,一些最好的民間書院已開始引入現代科學,例如創(chuàng)建于1884年的江蘇省江陰市的南菁書院設立了一所天文臺。近代中國不僅在政治和經濟上走的是條曲折道路,這種重技術輕研究的傳統(tǒng)更是影響久遠。當人類考慮未來的科學進步時,很容易犯理想化的錯誤,即認為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事實上,許多原則上能完成的事情,實際上是無法完成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要獲得信息就需要做功。利用這一普遍的科學定律,可以量化任何科學研究的耗費。在任何人類活動領域里,僅僅具有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是不夠的,我們還應當知道完成它的代價,這一代價最終可以用能量或計算能力來衡量。在20世紀之前的科學進步討論中,獲取知識的經費問題幾乎不在考慮之列。而到了今天,這似乎已成為首要問題了。以國際合作為標志的“大科學”的誕生,使經費成了研究計劃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這與當年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探險很相似,原則上,人們可以不受限制地派船隊去探索大海,但實際上,這些航行需要發(fā)起人,而明朝永樂帝和西班牙伊莎貝拉(Isabella)女王都希望自己的投資能得到回報。 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競爭異常激烈而殘酷,創(chuàng)新已成了一個十分流行的名詞。因循守舊,重復前人的工作(無論是低水準重復,還是高水準重復),是無法創(chuàng)新的。不能爭朝夕,捷足先登,就會坐失良機,居人之后,成果的優(yōu)先權就會失之交臂,勝券旁落。有人說,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于勇氣和動力,勇氣來源于動力,而動力又來源于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又有人說,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于能力和方法,當今科學迅速發(fā)展,如果知識面過于狹窄和陳舊,是無法達到創(chuàng)新需要的;還有人說,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者的素養(yǎng)和品格,如此等等。事實上,科技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于一個真正的科學研究氛圍,正如文學、藝術偉大作品的誕生需要良好的氛圍一樣。如果僅將科學、文學、藝術都看成是一種手段,并且像儒學家那樣著手將手段轉變?yōu)槟康?,手段的價值將會成為絕對的價值。由此而產生的一個嚴重后果是,實利超越于真、善、美之上而統(tǒng)轄一切。我們不能奢求被實利占據一切的人具備大膽、熱忱、廉潔和崇高的品格,更不用說責任感和事業(yè)心了。因為這些品格,只有在一個不為實利所束縛的人,向往未來,力圖超越所有現存條件時,才會表現出來。人們把自己的翅膀剪短,然后嘆息為何不能振翅翱翔。人們把自己囚禁在實利之中,然后驚異自己視界太窄,如井底之蛙,無法創(chuàng)新。 人?。∽屛磥韺δ汩_啟吧,你就不會再徘徊在眼前。你就會像先輩那樣說:“Let there be science, and there was science?!?/p>
- 機器人產業(yè)屬于第幾產業(yè)
- ai教育機器人怎么連接隱藏的網絡?
- 舊版和新版阿拉蕾是怎么回事?
- 人工智能和al有什么區(qū)別?
- 智能教育類的機器人哪一款比較好
- 如何用機器人離線編程軟件創(chuàng)建虛擬工作站
- ai自動聊天的意義?
- 什么是機器人教育?機器人教育對孩子有什么好處 ?
- 打算學習一款機器人離線編程軟件,給自己充充電。有同事建議學習RobotArt,說比較容易上手。大家給點建議
- 人工智能教育的優(yōu)點和缺點?
- 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工業(yè)機器人就業(yè)前景
- 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專業(yè)學什么 主要課程有哪些
- 請教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專業(yè)所學課程有哪些?
- 選擇智能營銷套電機器人,有什么要注意?
- 人工智能銷售的優(yōu)缺點?
- 電氣自動化與工業(yè)機器人專業(yè)前景?
- 學工業(yè)機器人都是學什么的?
- 2021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排名?
- 工業(yè)機械手和工業(yè)機器人的區(qū)別?
- 畫工業(yè)機器人設計圖需要什么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