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重磅“雙減”來了,家長能不能輕松起來?
教育“雙減”對孩子學習成績好的家長來說,不擔心孩子學習掉隊。孩子成績差的家長就有顧慮,放松放松孩子學習,怕成績越來越差,所以會千方百計督促孩子學習,雙方都不會感到輕松。
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與恐慌,你到底怕什么?
1.怕孩子上不了211和985,找不到好工作,掙不了大錢。
2.怕自己孩子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給自己丟臉面。
3.怕孩子不自立,沒擔當,無法在社會立足,生存。
其實,越焦慮,孩子越教育不好;越從容,越能夠學習和思考教育之道,把孩子培養(yǎng)好。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不是非得上985和211。底層中多的是孝子,良民,多的是幸福感十足的人。而富翁中也多的是為富不仁者和抑郁成疾,吃不下睡不好的人。
焦慮與恐慌是制度造成。家長是否光榮是次要的,關鍵是成年后的生活質量。去年,我親戚初一,期末沒有考好,哭鼻子。我們?nèi)叶荚?,我告訴孩子:一次沒有考好,沒有關糸,期末家長會表揚你了,說明平時表現(xiàn)不錯,努力了考多少無所謂;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華,寒假總結一下上學期的經(jīng)驗教訓,開學后的打算;只要努力了,無論以后考什么學校,家人不會責怪你。孩子不哭了,情緒穩(wěn)了,全家高興了。
都素質教育了,為什么有的家長還是那么焦慮?是誰在故意制造焦慮?
焦慮的本質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當家長對教育的認知和操作莫衷一是的時候,焦慮就是必然的。教育的確在進步,但與理想狀態(tài)相距甚遠。人類進步的歷程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局部有問題乃是常態(tài),總體上是進步的;
個人則是生活在主觀世界里的,而主觀與客觀的偏離必然產(chǎn)生謬誤,這是司空見慣的。人都是用自以為對的方式教育孩子,而結果不如意者,不在少數(shù)。
具體個人不能等待理想的教育狀態(tài)來臨后再教育自己的兒子,道理很簡單,等教育體系讓你滿意的時候,孫子都該生兒子了,來不及!
成功的教育80%取決于“自控力”、“自主性”、“學習習慣”等,而這些都是家教的責任,其他因素,包括師生關系,僅占20%。
素質教育指的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而不是不要學習成績,只要高考這個指揮棒不倒,家長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是一道永遠繞不開的坎。
我們的高考制度從來就是優(yōu)中選優(yōu),所謂“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一考定終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家長擔心焦慮的是孩子的成績,它關系到孩子將來能否考上一流的大學,畢業(yè)以后能否有份好工作,孩子是否有很好的前途的事情。
過去搞得那一套是應試教育,它的內(nèi)核就是,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是層層選拔的機制,有選拔,就有淘汰,選優(yōu)淘劣,自然就會使家長產(chǎn)生焦慮情緒。更何況現(xiàn)在我們的社會處于轉型期,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心浮動,本身對未來沒有太多的把握,再加上一些教育機構的助推,這種焦慮很自然地在家長身上產(chǎn)生。
這種情形之下,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如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校外輔導班、學區(qū)房熱得不得了。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報了那么多班,提前學了那么多,就穩(wěn)不起了,也就盲目跟風。
當然,家長焦慮的另一方面原因和自己的心態(tài)有關,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焦慮程度越深。
雖然提倡的是素質教育,只要高考這種選拔機制存在,家長的擔心焦慮就在,沒有其他辦法。
- 現(xiàn)在認定的雙軟企業(yè)還能享受兩免三減半政策嗎
- 什么企業(yè)可以施行“兩免三減半政策”?
- 一二年級不考試怎么檢驗老師水平?
- 雙減政策是什么?
- 雙減政策對教育培訓機構的影響
- 聽說北師大珠海分校2+2這種課程是騙人的,怎么說?
- 學前班教育機構有哪些?
- ,休學有時間限制嗎?
- 2022年最新防疫政策?
- 我想問一下,轉學學籍有時間規(guī)定嗎?8月2O號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個月多了,。
- 2021年暑假初中生提前開學嗎?
- 2021年天津高中允許補課嗎?
- 錄取志愿依次減分是怎么減的?
- 校外補習班叫停高中的也要停嗎?
- 雙減政策高中輔導班國家允許嗎?
- 5十2課后服務宣傳標語?
- 如何做市場調(diào)研?有過經(jīng)驗的進來說說
- 雙減作業(yè)布置理念?
- 中小學雙減下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培訓心得?
- 西航四小教學質量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