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有哪些特色小吃?
一、拉薩有哪些特色小吃?
糌粑、酥油茶、甜茶、牛羊肉、肉腸卷、生肉醬、灌血湯、炸羊排、藏包子、手抓肉、酸乳酪、青稞酒……
二、藏族的好吃的有哪些?
風(fēng)乾肉
奶渣
酸奶
土豆,炸的和煮的都好吃
藏面,主要喝湯和吃肉丁,面真的很一般
藏包子,硬皮水餃,主要是吃餡
酥油茶和甜茶,後者會(huì)比較受歡迎,但我喜歡前者
青稞酒,好喝的青稞酒不會(huì)酸
古突,面疙瘩湯,很好吃,但不容易吃到,一般大節(jié)日才吃得到(希望我那音轉(zhuǎn)沒有寫錯(cuò))
夏巴勒,牛肉餅,就是油膩了一點(diǎn)
血腸,去牧民家才比較容易吃到
三、西藏有什么著名小吃???
西藏特色小吃--酥油茶 在西藏,在每個(gè)藏胞家庭,隨時(shí)隨地都可以見到酥油。酥油是每個(gè)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以前,牧民提煉酥油的方法比較特殊.先將奶計(jì)加熱,然后倒入一種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徑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來回?cái)?shù)百次,攪得油水分離,上面浮起一層湖黃色的脂肪質(zhì),把它舀起來,灌進(jìn)皮口袋,冷卻了便成酥油?,F(xiàn)在,許多地方逐漸使用奶油分離機(jī)提煉酥油。一般來說,一頭母牛每天可產(chǎn)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種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l也可放在稽耙里調(diào)和著吃。逢年過節(jié)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眾平日喜歡喝酥油條。制作酥油茶時(shí).先將茶葉或磚茶用水久熬成濃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鹽,用力將“甲洛”上下來回抽幾十下,攪得油茶交融,然后倒進(jìn)鍋里加熱,便成了噴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們喝酥油茶,還有一套規(guī)矩。當(dāng)客人被讓坐到藏式方桌邊時(shí),主人便拿過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接著主人(或主婦)提起酥油茶壺(現(xiàn)在常用熱水瓶代替),搖晃幾下,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剛倒下的酥油榮,客人不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過酥油茶壺站到客人跟前時(shí),客人便可以端起碗來,先在酥油碗里輕輕地吹一圈,將浮在茶上的油花吹開,然后呷上一口,并贊美道:“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開?!笨腿税淹敕呕刈郎?,主人再給添滿。就這樣,邊喝邊添,不一日喝完,熱情的主人,總是要將客人的茶碗添滿;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jiǎng)铀?;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滿,你就擺著;客人準(zhǔn)備告辭時(shí),可以連著多喝幾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點(diǎn)漂油花的茶底。這樣,才符合藏族的習(xí)慣和禮貌。 特色小吃--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一種主要食品。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將青稞(屬大麥類,有白色、紫黑色二種)曬干炒熟,磨成細(xì)面便是待食的糌粑了。這與我國北方的炒面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藏族吃糌粑,大都是先把少量酥油茶倒進(jìn)碗里,加點(diǎn)糌粑面,用手不斷攪勻,只到能捏成團(tuán)為止,食時(shí)用手不斷在碗里攪捏,成團(tuán)叫粑,送嘴而食。 也有一種吃法是燒稀的,里面放些肉、野菜之類,叫做土巴。 糌粑比冬小麥營養(yǎng)豐富,又?jǐn)y帶方便,出門只要懷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決一點(diǎn)茶水就行了,用不著生火做飯。 另外:說到西藏的食品,其實(shí)除了糌粑、酥油茶,是有很多獨(dú)特風(fēng)味的食品可以自已動(dòng)手來做的,除了日常食用的青稞、糌粑外,還有很多藏族風(fēng)味小吃。下面就介紹幾種具有酥油味的主副食及菜的烹飪方法。 麻森在盤子里放上適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紅糖,攪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內(nèi),用手塞滿、壓實(shí),即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煺在盤子里放上適量的酥油、碎奶渣(稍加水捏緊)及碎紅糖攪拌揉合制成稱為“煺”的酥酪糕,此糕食之別有風(fēng)味,乃是食用糌粑的最好伴料。 帕查麻枯先揉面,捏成面疙瘩,投入沸水鍋內(nèi)煮熟后,濾干待用。再用一鍋煉酥油,煉后倒入煮熟的面疙瘩中,加適量的紅糖、碎奶渣攪拌即成。帕查麻枯味酸甜可口、油膩。 香寨土豆煮成八成熟,濾干,去皮,切成小塊,待用。洗凈去皮之蔥段,放入油鍋內(nèi)稍煎后,取出放入石槽中搗爛,盛入小碟內(nèi),待用。用涼水把咖喱粉拌成糊狀,倒入油鍋內(nèi),做成油咖喱,待用。把羊肉剁成塊,用適量酥油烹炒后,放入鍋內(nèi)加水悶煮,后加入土豆、油咖喱、鹽巴、生姜、茴香、丁香、胡椒、藏蔻等調(diào)料,攪拌煮熟后即成。吃時(shí)可撒上蔥泥。香寨是藏族食用米飯時(shí)的最佳菜肴,味美色深,調(diào)料芳香可口。 鹵下蘿果把羊肉剁成塊,放入鍋中加鹽煮熟,后把蘿卜去皮,洗凈,切成厚度適宜的圓塊,另用一鍋稍煮一下,濾干后,投入肉鍋內(nèi),放上生姜、鹽巴、花椒,攪拌后略加烹煮,放上蔥即成。鹵下蘿果食之肉嫩,味道鮮美,脆膩可口。 祛瑞將夏天的鮮奶酪裝進(jìn)皮袋內(nèi),擱置陰涼處,長久悶存發(fā)酵制成奶渣,來年春季取出后,搗碎成小圓塊,待用。在鍋內(nèi)倒適量水、肉片、面粉、干辣椒、鹽巴,加入圓塊的奶渣,烹煮。另用一鍋,盛放適量的水煮碎麥片,煮八成熟后,將麥片糊倒入主鍋內(nèi)攪勻,用文火悶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眾、尤其是農(nóng)區(qū)的群眾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
四、藏族有哪些小吃
麻森
在盤子里放上適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紅糖,攪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內(nèi),用手塞滿、壓實(shí),既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煺
在盤子里放上適量的酥油、碎奶渣(稍加水捏緊)及碎紅糖攪拌揉合制成稱為“煺”的酥酪糕,此糕食之別有風(fēng)味,乃是食用糌粑的最好伴料。
帕查麻枯
先揉面,捏成面疙瘩,投入沸水鍋內(nèi)煮熟后,濾干待用。再用一鍋煉酥油,煉后倒入煮熟的面疙瘩中,加適量的紅糖、碎奶渣攪拌既成。帕查麻枯味酸甜可口,油膩。
香寨
土豆煮成八成熟,濾干,去皮,切成小塊,待用。洗凈去皮之蔥段,放入油鍋內(nèi)稍煎后,取出放入石槽中搗攔,盛入小碟內(nèi),待用。用涼水把咖喱粉拌和成糊狀,倒入油鍋內(nèi),做成油咖喱,待用。把羊肉剁成塊,用適量酥油烹炒后,放入鍋內(nèi)加水悶煮,后加入土豆、油咖喱、鹽巴、生姜、茴香、丁香、胡椒、藏蔻等調(diào)料,攪拌煮熟后即成。吃時(shí)可撒上蔥泥。香寨是藏族食用米飯時(shí)最佳菜肴,味美色深,調(diào)料芳香可口。
蘿卜蘿果
把羊肉剁成塊,放入鍋中加鹽煮熟,后把羅卜去皮,洗凈,切成厚度適宜的圓塊,另用一鍋稍煮一下,濾干后,投入肉鍋內(nèi),放上生姜、鹽巴、花椒,攪拌后略加烹煮,放上蔥既成。蘿卜蘿果食之肉嫩,味道鮮美,脆膩可口。
祛瑞
將夏天的鮮奶酪裝進(jìn)皮袋內(nèi),擱置陰涼處,長久悶存發(fā)酵制成奶渣,來年春季取出后,搗碎成小圓塊,待用。在鍋內(nèi)倒適量水、肉片、面粉、干辣椒、鹽巴,加入圓塊的奶渣,烹煮。另用一鍋,盛放適量的水煮碎麥片,煮八熟后,既將麥片糊倒入主鍋內(nèi)攪勻,用文火悶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眾、尤其是農(nóng)區(qū)的群眾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