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有什么流行性疾病
春天預防疾病小常識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白喉、麻疹、猩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多種小兒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的季節(jié),要防小兒呼吸道感染。
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這是春天氣候變化無常的寫照。另外呢,由于春天還有晝夜溫差大、云雨少、多風干燥等特點。這樣的氣候特別有利于流感、病毒性肝炎等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和傳 播,另外也是氣管炎、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期。那有人就會問,我們該怎樣預防疾病這些呢?有專家就指出,首先是“春捂”,意在 謹防春寒致??;第二,春宜早起,注意鍛煉身體,多呼吸新鮮空氣;第三,春天宜 多吃甜味食品,少吃酸辣,以強身補虛,預防肝膽過盛。所以說了,只要我們能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小常識,那么春天里的日子肯定是陽光燦爛,風和日麗。
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冬春季急性傳染病。目前對這種病尚無令人滿意的特效藥物,病后不及時診治,病死率相當高。在這個季節(jié),一旦出現突然畏寒、繼之高熱、面紅、頸紅、胸肩部紅、貌似醉酒、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求治。
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和環(huán)境因素有關,近年來過敏兒童增加也和室外過敏物質(比如各種花粉等)有關,這類孩子外出旅游要減少和花粉的接觸。過敏性眼結膜炎往往隨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伴發(fā),經常出現在花粉較多的春秋花季,導致眼紅、眼癢、流淚和異物感。這種疾病容易出現季節(jié)性反復發(fā)作,對兒童身心、健康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甲型肝炎: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發(fā)季節(jié),是由甲肝病毒所致的傳染性肝炎。多見于10歲以下的兒童。在這段時間里,特別是在接觸甲型肝炎病人半個月至一個月后的時間里,凡出現發(fā)熱,沒有其它原因,如吃得過飽、吃了油膩食品、夜間睡眠不足等可以解釋的吃不下飯,甚至飯后惡心、嘔吐、乏力,連上一步樓梯都感費力、面黃、小便像濃茶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yī)院診治。預防措施是加強糞便管理,及時隔離病人,搞好飲食衛(wèi)生、飲水衛(wèi)生。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俗稱腦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好發(fā)于冬春季,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兒童為多。在流腦好發(fā)的季節(jié)里,要注意積極預防。一旦發(fā)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加以注意盡早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