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什么名菜?
火爆腰花
【特點(diǎn)】 質(zhì)地細(xì)嫩,咸鮮醇厚。
【原料】
豬腰子、黃瓜、姜、蔥、蒜、泡紅辣椒、鹽、味精、醬油、白糖、醋、濕淀粉、鮮湯、熟菜油
【制作過程】
1.豬腰子平片成兩塊,去凈油皮和腰臊,先反刀斜剞,再直刀剞成三刀一斷的眉毛形,鹽、濕淀粉碼味上漿。黃瓜洗凈,去瓤心,切成條。用鹽、白糖、味精、醬油、醋、料酒、濕淀粉、鮮湯兌成滋汁。 2.鍋中放油燒熟,放入腰花炒散,加姜、蒜、蔥、泡紅辣椒、黃瓜條炒勻,烹汁收汁,起鍋裝盤。 【特點(diǎn)】 質(zhì)地細(xì)嫩,咸鮮醇厚。
【原料】
豬腰子、黃瓜、姜、蔥、蒜、泡紅辣椒、鹽、味精、醬油、白糖、醋、濕淀粉、鮮湯、熟菜油
【制作過程】
1.豬腰子平片成兩塊,去凈油皮和腰臊,先反刀斜剞,再直刀剞成三刀一斷的眉毛形,鹽、濕淀粉碼味上漿。黃瓜洗凈,去瓤心,切成條。用鹽、白糖、味精、醬油、醋、料酒、濕淀粉、鮮湯兌成滋汁。 2.鍋中放油燒熟,放入腰花炒散,加姜、蒜、蔥、泡紅辣椒、黃瓜條炒勻,烹汁收汁,起鍋裝盤。
src= _extended=true>
辣水煮魚
原料:
草魚1000克,青筍類300克,精煉油150克,干辣椒節(jié)250克,花椒10克,老 姜15克,大蒜10克,小蔥10克,郫縣豆瓣50克,料酒25克,胡椒粉3克,精鹽2克,白糖2克,醬油2克,味精2克,水淀粉15克,鮮湯100克,醪糟汁10克
制法:
1、草魚宰殺治凈,取下凈魚肉,斜刀片成厚約0.2厘米的片,然后放入碗中,加鹽、料酒、水淀粉和勻;魚頭及魚骨斬成塊;老姜、大蒜去皮洗凈,切成姜蒜末;青筍類洗凈,切成片;小蔥洗凈,切成蔥花。
2、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4成熟,放入干辣椒節(jié)、花椒、郫縣豆瓣炒香上色,投入姜米、蒜米稍炒,摻入鮮湯,加鹽、料酒、胡椒粉、白糖、醬油、醪糟汁、魚頭、魚骨熬出味至熟。
3、另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少許,投入青筍尖加鹽炒斷生,盛入碗中待用。
4、將熬出味的魚頭及骨撈出倒在青筍尖上,鍋內(nèi)湯汁燒沸,放入魚片滑散氽熟,烹入味精和均勻,起鍋盛入碗中,撒上蔥花。
5、鍋內(nèi)燒精煉油至5成熟,放入干辣椒、花椒、姜蒜米炒香,淋在蔥花上即成。
特點(diǎn): 肉質(zhì)細(xì)嫩,麻辣不燥,鮮香醇厚,回味無窮。 原料:
草魚1000克,青筍類300克,精煉油150克,干辣椒節(jié)250克,花椒10克,老 姜15克,大蒜10克,小蔥10克,郫縣豆瓣50克,料酒25克,胡椒粉3克,精鹽2克,白糖2克,醬油2克,味精2克,水淀粉15克,鮮湯100克,醪糟汁10克
制法:
1、草魚宰殺治凈,取下凈魚肉,斜刀片成厚約0.2厘米的片,然后放入碗中,加鹽、料酒、水淀粉和勻;魚頭及魚骨斬成塊;老姜、大蒜去皮洗凈,切成姜蒜末;青筍類洗凈,切成片;小蔥洗凈,切成蔥花。
2、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4成熟,放入干辣椒節(jié)、花椒、郫縣豆瓣炒香上色,投入姜米、蒜米稍炒,摻入鮮湯,加鹽、料酒、胡椒粉、白糖、醬油、醪糟汁、魚頭、魚骨熬出味至熟。
3、另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少許,投入青筍尖加鹽炒斷生,盛入碗中待用。
4、將熬出味的魚頭及骨撈出倒在青筍尖上,鍋內(nèi)湯汁燒沸,放入魚片滑散氽熟,烹入味精和均勻,起鍋盛入碗中,撒上蔥花。
5、鍋內(nèi)燒精煉油至5成熟,放入干辣椒、花椒、姜蒜米炒香,淋在蔥花上即成。
特點(diǎn): 肉質(zhì)細(xì)嫩,麻辣不燥,鮮香醇厚,回味無窮。
src= _extended=true>
魚香茄餅 工藝:炸 口味:魚香味 類別:四川菜 痛經(jīng)調(diào)理 夏季養(yǎng)生調(diào)理 主料:茄子(紫皮、長)400克 輔料:豬肉(肥瘦)75克 小麥面粉100克 調(diào)料:鹽15克 芡粉15克 植物油75克 大蔥10克 姜10克 大蒜10克 豆瓣辣醬15克 醬油15克 醋10克 白砂糖10克 胡椒粉5克 味精5克 各適量 制作工藝1. 豬肉絞碎與鹽、生粉10克拌勻;面粉與適量清水調(diào)成厚糊。
2. 茄子洗凈,去蒂、尾,斜切成2厘米厚的塊,中間再切一刀(不要切斷)成夾狀,茄夾中填入適當(dāng)絞肉。
3. 油入鍋燒熱,茄夾蘸裹面糊后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即撈起瀝油,排放在盤中。
4. 蔥花、姜末、蒜末、辣豆瓣醬、高湯、醬油、醋、糖、鹽、胡椒粉、味精,生粉水10克(生粉5克加水)爆炒均勻,淋在茄餅上,即可上桌食用。
工藝提示1. 魚香包括許多辛香料,各種味料雖是調(diào)勻炒成的,但做出的淋料卻是酸、辣、咸、辛、甜各味獨(dú)出,不受影響。
2. 茄餅要用大火快炸,免得炸久了茄子軟爛成泥。
3. 本品有油炸過程,需備植物油約500克。
食用方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食譜營養(yǎng)茄子(紫皮、長):茄子是為數(shù)不多的紫色蔬菜,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維生素P可軟化微細(xì)血管,防止小血管出血,對(duì)高血壓、動(dòng)脈硬化、咯血、及壞血病患者均有益。茄子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此外,茄子所含的B族維生素對(duì)痛經(jīng)、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jī)鐵)和促進(jìn)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bǔ)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于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小麥面粉:面粉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zhì),有養(yǎng)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食譜相克茄子(紫皮、長):茄子不宜與黑魚同食,會(huì)損傷腸胃。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后不宜大量飲茶。 2. 茄子洗凈,去蒂、尾,斜切成2厘米厚的塊,中間再切一刀(不要切斷)成夾狀,茄夾中填入適當(dāng)絞肉。
3. 油入鍋燒熱,茄夾蘸裹面糊后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即撈起瀝油,排放在盤中。
4. 蔥花、姜末、蒜末、辣豆瓣醬、高湯、醬油、醋、糖、鹽、胡椒粉、味精,生粉水10克(生粉5克加水)爆炒均勻,淋在茄餅上,即可上桌食用。
工藝提示1. 魚香包括許多辛香料,各種味料雖是調(diào)勻炒成的,但做出的淋料卻是酸、辣、咸、辛、甜各味獨(dú)出,不受影響。
2. 茄餅要用大火快炸,免得炸久了茄子軟爛成泥。
3. 本品有油炸過程,需備植物油約500克。
食用方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食譜營養(yǎng)茄子(紫皮、長):茄子是為數(shù)不多的紫色蔬菜,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維生素P可軟化微細(xì)血管,防止小血管出血,對(duì)高血壓、動(dòng)脈硬化、咯血、及壞血病患者均有益。茄子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此外,茄子所含的B族維生素對(duì)痛經(jīng)、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jī)鐵)和促進(jìn)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bǔ)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于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小麥面粉:面粉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zhì),有養(yǎng)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食譜相克茄子(紫皮、長):茄子不宜與黑魚同食,會(huì)損傷腸胃。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后不宜大量飲茶。
src= _extended=true>
夫妻肺片的制作材料:
主料:牛肉,牛雜,老鹵,花椒,肉桂等
夫妻肺片的特色:
相傳在30年代,成都郭朝華夫妻沿街設(shè)攤出售肺片為業(yè),因制作精細(xì),風(fēng)味獨(dú)特而為群眾所喜食,“夫妻肺片”因此得名。以后發(fā)展為設(shè)店經(jīng)營,用料以肉、心、舌、肚、頭、皮等代替最初的肺,質(zhì)量更為提高,已成為四川的著名菜肴之一。夫妻肺片的特點(diǎn)是口味麻辣濃香。
教您夫妻肺片怎么做,如何做夫妻肺片才好吃
將牛肉、牛雜洗凈,焯透,放入鍋內(nèi),加上老鹵和花椒、肉桂、八角香料包,燒開后用慢火煮約兩小時(shí)。將煮爛的牛肉、牛雜切成片,裝入盤內(nèi);舀點(diǎn)老鹵,加上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粉調(diào)成味汁,澆在牛肉、牛雜上,再撒上酥花生米末、芝麻面即可
夫妻肺片的制作材料:
主料:牛肉,牛雜,老鹵,花椒,肉桂等
夫妻肺片的特色:
相傳在30年代,成都郭朝華夫妻沿街設(shè)攤出售肺片為業(yè),因制作精細(xì),風(fēng)味獨(dú)特而為群眾所喜食,“夫妻肺片”因此得名。以后發(fā)展為設(shè)店經(jīng)營,用料以肉、心、舌、肚、頭、皮等代替最初的肺,質(zhì)量更為提高,已成為四川的著名菜肴之一。夫妻肺片的特點(diǎn)是口味麻辣濃香。
教您夫妻肺片怎么做,如何做夫妻肺片才好吃
將牛肉、牛雜洗凈,焯透,放入鍋內(nèi),加上老鹵和花椒、肉桂、八角香料包,燒開后用慢火煮約兩小時(shí)。將煮爛的牛肉、牛雜切成片,裝入盤內(nèi);舀點(diǎn)老鹵,加上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粉調(diào)成味汁,澆在牛肉、牛雜上,再撒上酥花生米末、芝麻面即可
src= _extended=true>
特色:發(fā)好的豬蹄筋300克、豬肉50克。 蔥10克、姜10克、豬化油50克、醬油20克、料酒10克、胡椒粉3克、醋30克,香油10克、水豆粉15克、好湯500克。
原料:發(fā)好的豬蹄筋300克、豬肉50克。 蔥10克、姜10克、豬化油50克、醬油20克、料酒10克、胡椒粉3克、醋30克,香油10克、水豆粉15克、好湯500克。
制作:豬蹄筋油發(fā)后去盡油質(zhì),改成長約3厘米的節(jié),用鮮湯喂汆一次,豬瘦肉剁成細(xì)粒,蔥切花,姜切細(xì)末。炒鍋置火上,下豬化油燒熱,下豬肉火南酥,加醬油、姜、料酒稍炒,放入鹽、胡椒粉、謁油。加好湯,下蹄筋燴入味后,用水豆粉勾二流芡,下醋、蔥花、香油推勻,起鍋裝碗即成。 特色:發(fā)好的豬蹄筋300克、豬肉50克。 蔥10克、姜10克、豬化油50克、醬油20克、料酒10克、胡椒粉3克、醋30克,香油10克、水豆粉15克、好湯500克。
原料:發(fā)好的豬蹄筋300克、豬肉50克。 蔥10克、姜10克、豬化油50克、醬油20克、料酒10克、胡椒粉3克、醋30克,香油10克、水豆粉15克、好湯500克。
制作:豬蹄筋油發(fā)后去盡油質(zhì),改成長約3厘米的節(jié),用鮮湯喂汆一次,豬瘦肉剁成細(xì)粒,蔥切花,姜切細(xì)末。炒鍋置火上,下豬化油燒熱,下豬肉火南酥,加醬油、姜、料酒稍炒,放入鹽、胡椒粉、謁油。加好湯,下蹄筋燴入味后,用水豆粉勾二流芡,下醋、蔥花、香油推勻,起鍋裝碗即成。
src= _extended=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