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美食ppt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介紹?
一、介紹美食ppt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介紹?
美食的故事、來源、做法、以及味道和含義
二、西安美食小學生手抄報 小學生手抄報
美食手抄報圖片模板缺鍵帶素材美食手抄報032190小學生美食手抄報的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報超容易畫法舌尖上的美食手抄報內容寫什么
西安美食小報特色美食手抄報圖片
關于陜亮逗西美食的手抄報 美食手抄報
陜西小吃手抄報 手抄報怎么畫
家鄉(xiāng)美食手抄報圖片家鄉(xiāng)美食手抄報圖片二年級
舌尖上的浪費的手抄報 積極向上的手抄報
小學生美食傳統(tǒng)手抄報 小學生手抄報
手抄報怎么畫美食手抄報04980小學生舌尖上的美食手抄報模板
品美食知民俗手抄報民俗手抄報
陜西名勝古跡和美食手抄報中學生手抄報
高檔西安小報手抄報模板
西安印象手抄報 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西安小吃手抄報國慶板報西安小吃手抄報西安小吃手抄報小學生板報
美食手抄報word模板舌尖上的美食手抄報舌尖上的西安特色美伏蘆食手抄報
使用場景是小學生手抄報也可用于暑假ppt旅游ppt西安ppt作品編號
二2班中國美食手抄報
三、美食在中國 我要做一份有關《美食在中國》的PPT,第一次做,不知道要寫什么內容!
第一頁可以做 {標題} 第二頁滲雀{目錄慶遲}內容可如下:1. 美食在中國各個地方的象征意義。2.中國美食與其他國叢差早家的比較。3.美食家的發(fā)生... 等資料,然后超鏈接,弄資料進去,就差不多的了
去看看《舌尖上的中國》,會得到啟發(fā)的?。?!
全國各地都有,比如四川的火鍋,陜西的羊肉泡饃……在網(wǎng)上搜一些精美的圖片分別介紹一下
四、天目文言文ppt
1. 天目文言文課件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佟L炷坑浇咱?,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石色蒼潤,石骨②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tài)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shù)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③結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shù)日睛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山中僧四百余人,執(zhí)禮甚恭,爭以飯相勸。臨行,諸僧進曰:“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④,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因大笑而別。(袁宏道《天目》,選自大眾文藝出版社《荊楚古詩文賞讀》)
注釋:①?。好?,缺陷。②骨:品質、風骨。③出纏:指超脫塵世。④子分:指緣分。
晚明詩歌、散文領域中,以“公安派”的聲勢最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們是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故稱公安派。其中袁宏道聲譽最隆,是這一派的領袖。作為公安派理論核心的口號是“獨抒性靈”。
譯文:天目山幽深奇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從位于天目山的山腳的雙清莊到山頂,路程大約有二十余里。一般來說,位置偏僻的山大多荒無人煙,陡峭的山很少有盤旋迂回的山路;蒼樸的山,很少舉乎余有光彩艷麗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巧雅致的趣味;以至于山高的話,就缺少流水潺潺,巖石陡峭的話,就缺少茂盛的正滾樹木;這些都是山的缺點。
天目山到處都是丘壑峽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絲綢(傾瀉而下),這是一絕。
山石頃空的顏色深沉潤澤,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山路盤旋迂回,懸崖陡峭聳立,這是第二絕。
雖然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聳立險峻,但寺廟都建筑的很好,這是第三絕。
我不喜歡聽到打雷的聲音,而天目山打雷的聲音非常小,聽到的好像嬰兒的啼哭,這是第四絕。
我早早起來,看天目山的云彩曉,在懸崖峭壁,云彩潔白純凈的就像棉花,飄蕩變幻如同浪花,整個世界都變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處都是美麗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頂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散落的浮萍,這是第五絕。然而云彩的變化最不平常,它的樣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態(tài)。
天目山高大的樹木,樹身粗的幾乎有四十圍,(“圍”是計量圓周的單位,但具體是多少,說法不一。一說五寸為圍,一說直徑一尺為圍,也有說兩手拇指和食指合攏起來的長度為圍,還有說兩臂合抱的長度為圍。)松樹的形態(tài)如同傘蓋一樣,樹高不過幾尺,一棵樹價值萬余錢,這是第六絕。
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葉芳香撲鼻,比龍井茶還要馥郁。竹筍的味道像紹興破塘所產(chǎn)的竹筍,然而更加清淡悠長,這是第七絕也。
我說,長江的南面,學佛歸隱的地方,沒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歸隱山林的念頭。
我們住了一天,第二天早晨起來去看云彩,巳時(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后登上了天目山的頂峰,晚上住在高峰死關(天目山地名,以險峻出名)。等到明天,從活埋庵找到上山的路,順勢下山。這幾天天氣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認為這十分不平常,都下山互相集聚慶賀。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謙卑恭敬的遵守著禮節(jié),爭著請我們吃飯。等到要走的時候,和尚們說:“天目山荒涼偏僻,不足以招待你們這么重要的客人,真不知道怎么辦”。我說:“我們和天目山也有些細微的緣份,僧人們不必過于謙虛,我們也不敢接受這種當面的贊譽”。于是眾人開懷大笑,互道分別,離開了天目山。
2. 蘇州漂流屋作文多少錢一節(jié)課 蘇州: 1.住宿 那個出了火車站,朝東過了火車售票處,坐1路或102路到觀前街人民路口,推薦住如家快捷酒店。
蘇州住宿都差不多,觀前街也有很多賓館,是很好的選擇,價格便宜.蘇州住宿很方便,不需擔心. 2.夜景 (選擇自己喜歡的,在蘇州2個晚上可以去) 觀前和石路是蘇州最有名的步行街,購物很方便,夜景也很好,石路有游船碼頭,可以乘船夜游,領略古蘇州夜景.特別是晚上盤門很漂亮. 姑蘇之夜還可以選擇去著名的夜園網(wǎng)師園,網(wǎng)師園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夜花園有昆曲、評彈、江南絲竹、古箏、笛子等曲藝節(jié)目輪流在花園中不同的廳堂演出。夜花園門票80元。
還有貝律銘設計的著名蘇州博物館,在晚上燈光效果別具特色,值得一看,會有不錯收獲的額. 十全街是蘇州著名的夜景街,喜歡熱鬧的可以去那里泡吧逛街看夜景。 再遠一點的,金雞湖晚上有音樂噴泉,水幕電影,交通晚上不太方便,打的吧,想去.可以直接談好價格不打表. 3.美食 早餐在離“如家”不遠的“近水臺”吃面,強烈推薦“蟹粉小籠”和“蝦肉燒賣”,汁多,偏甜,味鮮,皮厚度適中不容易破。
面建議選擇雙交面,自由搭配澆頭,燜肉值得品嘗。 觀前街“好人名間小吃”,2個人吃飽15元,吃好40元。
味道、環(huán)境都還不錯,名氣很響,是改良川菜。 看看玄妙觀,一路上經(jīng)過“采芝齋”等老店,可以買點特產(chǎn). 碧鳳坊 晚飯可到和觀前街平行的碧鳳坊巷內美餐一頓,碧鳳坊內有大名鼎鼎的綠楊餛飩、陸長興等小吃店,定能讓你大飽口福。
4.行程 玄妙觀(就在觀前街上,住下后就能隨便過去逛逛) 介紹:蘇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廟,而是道教的玄妙觀。 歷史:玄妙觀始建于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 年),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
清初,為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圓妙觀”。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余座,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道觀。
現(xiàn)有山門、主殿(三清殿)、副殿(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 導游:山門雄偉高聳,上懸康熙帝御筆賜額“圓妙觀”。
觀內建于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的三清殿重檐歇山,巍峨壯麗,是江南最大的木構古建筑。殿內供奉的高達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稱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
玄妙觀中現(xiàn)存有唐吳道子畫老君像、玄宗贊、顏真卿書等碑刻,宋代刻石高手張允迪摹刻,可稱“四絕”碑,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彌足珍貴。 玄妙觀前一條街名觀前街,為蘇州的主要商業(yè)街之一。
地址:觀前街94號 交通:游1、2、4、5線、1、2、4、8、20、38路可達。 開放時間:7:30―16:30 門票:10元,70歲以上老人憑證免票,1.2以下兒童免費。
團體30人以上8折。 D1:蘇州園林(園林都一樣,建議挑選一兩個就可以,沒必要都去)-虎丘-古山塘街-石路 獅子林 介紹: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歷史:獅子林為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老師中峰神僧而創(chuàng)建的。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p>
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獅子巖的普應國師――中峰神僧,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jīng)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
導游: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
很多游人喜歡在假石群眾玩捉迷藏,不知道竅門的人還真很難走出來。其實進入假山群只要順同一個方向,保持一直往右拐或往左拐,就很容易走出謎洞了。
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筑有“立雪堂”、“臥云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地址:城東北園林路23號。
交通:游1、游2、游5線、202路(原2路)、204路(原4路)、23、529(原29路)、40路、78路、301路、305路到達 門票:旺季(4月底到10月底)30元;淡季20元。70歲以上老人憑證免費,1.2以下兒童免費 提示: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游。
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 拙政園 介紹: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歷史:拙政園始建于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jiān)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請文征明為其設計藍圖,建成了這座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中國園林之母。
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 導游: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份。
住宅 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xiàn)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東部 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
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 中部 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 西部 主體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回廊起伏,。
3. 求下列文言文答案,急需 一、皇后諫太宗(1)(唐)太宗因愛馬暴死欲殺養(yǎng)馬宮人,經(jīng)皇后勸諫才改變主意。
(2)勸諫齊景公不要殺養(yǎng)馬宮人。(3)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恒于宮中養(yǎng)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yǎng)馬宮人/將殺之。
二、南轅北轍(1)D。【解析】吾(用)多 用:資財;盤纏;路費。
(2)您的馬雖然很好,可是這不是到楚國去的路啊?。?)成語“南轅北轍”可謂人人皆知,如果行動和目的相反的話,所得結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馳。三、司馬光好學(1)D。
“善”不是通假字,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其他三項都是通假字,同例句中的“倍”(通“背”。)
(2)A。(3)韋編三絕。
4. 兩篇文言文答案急 1。
其實 味 不同2。(1)吏二縛一人詣王。
縛:(捆綁)(2)晏子避席對曰。席:(座位)(3)葉徒相似。
徒:(只,僅僅)(4)公被狐白之裘。 被:(通“披”,身披)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有德才的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2)乃命出裘發(fā)粟以與饑寒者于是下令拿出皮衣發(fā)放糧食給饑餓寒冷的人們。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請簡要回答。
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會有不同的發(fā)展和特點。5。
甲乙兩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請選其中一人,略作評析。 楚王:心胸開闊。
當他想為難晏子反而被取笑時,并不生氣,只是笑著自嘲而已。景公:明白正確的道理后能馬上執(zhí)行。
晏子:臨危不懼。不因為對方是楚王就害怕不敢反駁。
在景公面前,他善于巧妙地暗示對方明白正確的道理。
5. 兩虎相斗必有一傷文言文答案急 莊子②欲刺虎,館豎子③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
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④之。
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注釋:①選自《史記?張儀列傳》。 ②莊子:此指卞莊子,春秋時魯國的勇士。
③館豎子:旅館的童仆。④須:等待。
1、解釋句中加點的多義詞。(1)兩虎方且食牛 (2)卞莊子以為然 (3)館豎子止之 (4)有頃,兩虎果斗 2、解釋句中加點的“之”。
(1)館豎子止之 (2)從傷而刺之 3、下列句中加點的“之”意義相同的兩項是( )A、至之市 B、故時有物外之趣 C、從傷而刺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翻譯句子。 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5、你想到的與這則故事意義相近的成語是 。這則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提示:可從人和動物兩個角度來回答)1、①正②代詞,“這樣”;③阻止④過了一會兒2、①代詞,代莊子②代詞,代老虎3、AD.(AD.動詞,到,赴;B.助詞,的;C.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4、從受傷的老虎下手刺殺,一下子便會得到刺殺兩虎的名聲。5、提示: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可從人(莊子)的角度亦可從動物(老虎)的角度回答。如:人要善于動腦,力爭做事,一舉兩得,事半功倍;人與人之間、動物之間都要相互團結,相互依存,否則就難以長久生存。
譯文 :卞莊子要刺殺老虎。旅館的童仆勸阻他,說:“兩只老虎正要吃一只牛。
吃得香甜時一定要爭起來。一爭必定要拼斗,一拼斗就會大的受傷,小的被咬死。
從受傷的老虎下手刺殺,一下子便會得到刺殺雙虎的名聲?!北迩f子以為這話對,就站著等待它們。
過了一會兒,兩只老虎果然斗了起來,大的受傷,小的被咬死。卞莊子就從受傷的老虎下手刺殺,一下子果然獲得殺雙虎的功效。
6. 只許州官放火的文言文答案開頭是田登做州官,民皆怨之,多謗 愛問知 【故事】白話文:北宋時,有個州的太守名田登,為人專制蠻橫,因為他的名字里有個 登字,所以不許州內的百姓在談話時說到任何一個與登字同音的字。
于是,只要是與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來代替。誰要是觸犯了他這個忌諱,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長官的罪名,重則判刑,輕則挨板子。
不少吏卒因為說到與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即將到來。
依照以往的慣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點三天花燈表示慶祝。州府衙門要提前貼出告示,讓老百姓到時候前來觀燈。
可是這次,卻讓出告示的官員感到左有為難。怎么寫呢?用上燈字,要觸犯太守;不用燈字,意思又表達不明白。
想了好久,寫告示的小官員只能把燈字改成火字。這樣,告示上就寫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告示貼出后,老百姓看了都驚吵喧鬧起來。尤其是一些外地來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真的以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紛紛收拾行李,爭著離開這是非之地。
當?shù)氐睦习傩眨綍r對于田登的專制蠻橫無理已經(jīng)是非常不滿,這次看了官府貼出的這張告示,更是氣憤萬分,忿忿他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什么世道! 【文言文】: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
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翻譯】:田燈做州官時,自己規(guī)定要避諱他的名字,誰誤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氣,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人們不得不把“燈”叫做“火”。
正月十五擺設花燈,允許民眾進城觀看,街上張貼布告說:“本州依照慣例,放火三日。 ” 【諷刺意義】:諷刺某些有權勢的人做事存在兩套標準,自私自利。
7. 二叟登泰山文言文的準確答案要完整的哦 【原文】昔有二翁,同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翼,雍,然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p>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錢塘,渡長江,而至泰陰。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弊匀粘鲋帘∧?,已至半山矣。
【譯文】從前有兩個老翁,住在同一個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離開故鄉(xiāng),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帶著酒去乙翁的家,兩個人一起喝酒,十分快樂!乙翁說:以前我曾去翼,雍兩州遠處交游,但沒有登過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說:那山我也沒有登過,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乙翁說:你說的不對!以前的愚公,九十歲的時候還可以移山,現(xiàn)在我們才六十來歲,哪里老呢!甲翁說:那太好了第二天,兩個老人都去了,走過錢塘,渡過長江,走著從鴯到泰山腳下。
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說:我的力氣還可以,不用互相攙扶從太陽出來到薄暮降臨,已經(jīng)走過了半座大山?!咀衷~解釋】1,昔:從前2,里:鄉(xiāng)3,妻子:妻子和子女4,去:離開5,而:罷了6,攜:攜帶7,第:宅第8,酌:飲酒9。
向:以前10吾:我11。遠游:到遠處游玩12。
冀、雍:古代兩個州名,在今約山西、陜西、甘肅一帶13。然:但是14。
意:意愿15。 同行:一同出行16。
余:我17。亦:也18。
未:沒有19。然:然而20。
恐:擔心21。勝:能承受22。
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裝句23。曩:從前24。
年:年齡25。且:將近26。
輩:等,類,表示人或物的多數(shù)同屬一類27。方:才28。
逾:超過29。甚善:太好了30。
翌日:第二天31。偕:一起,一同32。
越:經(jīng)過33。絕:橫渡34。
相:我35。 自:從36。
至:到37。薄暮:傍晚,日將落時【文言知識】釋“相”“相”的含義多作“互相”,但在文言中它有一個很特殊的用法,可作指事代詞用,常指代我、你、他。
上文“無需相扶”,意為不需要扶我,其中“相”指代“我”。又,《黔之驢》:“莫相知”,意為老虎不知道它(驢子)是什么東西。
又,《狼》:“狼眈眈相向”,意為狼瞪大眼睛看著屠戶。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中詩句“兒童相見不相識”,意為孩子們看見我不認識我。
【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樂觀,奮進的精神?!镜览怼恐灰绣浂簧岬木窈皖B強的意志,就能戰(zhàn)勝客觀困難,取得勝利。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目標,那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