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十大特產(chǎn)?
揚州十大特產(chǎn)?
1、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是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的特產(chǎn)。高郵湖濕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最為突出的要數(shù)高郵湖大閘蟹,純天然,堪稱天下一絕。來高郵游玩,必觀湖光,觀湖光,必吃大閘蟹。自宋代起,高郵湖蟹就成為了揚州人的嘉肴美饌。據(jù)地方食譜記載,用湖蟹制成的菜肴有清蒸蟹、炒蟹線、雪花蟹斗、蟹子豆腐、蟹黃扒魚翅、蟹粉獅子頭、蟹黃湯包等十余種之多。
2、儀征綠楊春茶
揚州好茶煮在“悶壺”中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頭采”茶貴比黃金,與之相比,揚州名茶綠楊春在品質(zhì)上并不遜色,但價格卻被拉下了一大截,反觀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安徽毛峰等名茶,無不在“頭采”茶上大做文章,極盡宣傳炒作之能事,千克新茶拍賣價貴比黃金,而且“頭采”天價一年比一年高。地產(chǎn)新茶的“羞答答”,與“早上皮包水”的揚州茶文化顯得極度不融洽。默默無聞的好茶“客觀上講,揚州名茶‘綠楊春’在品質(zhì)上并不遜于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等外地名茶,可以說各有特色?!?/p>
3、廣洋湖青蝦
青蝦是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淡水蝦類之一。它生長快,個體大,繁殖快,生命力強,廣泛分布于我國淡水湖泊中。青蝦肉質(zhì)細嫩鮮美,營養(yǎng)豐富,每百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zhì)16.40克,營養(yǎng)學家認為它有一定的補腦功能。
4、江都方酥
方酥是大眾化的傳統(tǒng)揚式糕點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產(chǎn)歷史。初為圓形,狀如蛤蟆,故名蛤蟆酥。后改為方形,更名方酥,又名小方酥。此品選用上等面粉,綿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黃丁、橘餅等香料,經(jīng)發(fā)酵、和酥、包酥,多層折疊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5、牛皮糖
牛皮糖號稱“揚州一絕”,是揚州特產(chǎn),在海內(nèi)外享有盛譽,早在清朝乾、嘉年間就已面市揚州,后因戰(zhàn)爭頻繁而失傳于世。有關(guān)科技人員和制糖技師決心要讓失傳已久的牛皮糖重見天日,對前人的制糖工藝進行挖掘整理,通過千百次的嘗試,終于使傳統(tǒng)產(chǎn)品得以重新問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chǔ)上加以創(chuàng)新,使口感達到了彈性、韌性、柔軟性三性為一體的最佳狀態(tài)。目前已有多種口味面世。甜度低、色澤明、香甜味美、口味適中、老少皆宜。
6、、揚州醬菜
揚州醬菜是一道產(chǎn)于江蘇省揚州地區(qū)的特色傳統(tǒng)醬菜類美食。是宴席上的調(diào)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鮮、甜、脆、嫩的四大特點,名揚四海,暢銷國內(nèi)外。揚州醬菜歷史悠久,問世于漢朝,發(fā)展于隋唐,興盛于明清。揚州醬菜有乳黃瓜、寶塔菜、蘿卜頭、嫩生姜、甜醬瓜、香心菜、什錦菜、宮廷龍須等數(shù)十個規(guī)格品種。
7、高郵鴨蛋
高郵鴨產(chǎn)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chǎn)雙黃蛋而馳名中外。其蛋質(zhì)可用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概括,汪曾祺《故鄉(xiāng)食物》中曾有繪形繪神的記述: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起。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8、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原流傳于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即蛋炒飯。隋煬帝巡視江都時,隨之也將蛋炒飯傳入揚州,后經(jīng)歷代廚壇高手逐步創(chuàng)新,柔合進淮揚菜肴的“選料嚴謹,制作精細,加工講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終于發(fā)展成為淮揚風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揚州風味菜館,也紛紛掛牌售此美食,頗受歡迎。揚州的蛋炒飯,風味各異,品種繁多,有“清蛋炒飯”、“金裹銀蛋炒飯”、“月牙蛋炒飯”、“蝦仁蛋炒飯”、“火腿蛋炒飯”、“三鮮蛋炒飯”、“什錦蛋炒飯”等等。
9、三丁包
三丁包,江蘇省漢族名點,屬于淮揚菜。三丁包子的餡心以雞丁、肉丁、筍丁制成,故名“三丁”,以面粉發(fā)酵和餡心精細取勝。發(fā)酵所用面粉“潔白如雪”,所發(fā)面本地軟而帶韌,食不粘牙。其皮子吸食了餡心的鹵汁,松軟鮮美。餡心軟硬相應(yīng),咸中帶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膩,包子造型美觀,是淮揚點心的代表。
10、界首茶干
界首鎮(zhèn)位于高郵正北,為本市古鎮(zhèn)之一。因該鎮(zhèn)位于高郵與寶應(yīng)兩縣交界之處,是兩地的分界之首,故稱界首。到界首不可不品嘗“陳西樓”五香茶干?!瓣愇鳂恰蔽逑悴韪沙时鈭A形,色澤醬紅,內(nèi)部微黃,質(zhì)地細嫩,久嚼有味,清香可口。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jīng)界首,聞岸上香味撲鼻,叫差役查詢,原來是煮五香茶干的香味。乾隆帝品嘗后大為贊賞。從此,界首茶干便列為貢品,名揚四方
茨菇怎樣做好吃
【家常炒茨菇】
需要準備的食材:茨菇500克,大蒜2瓣,蠔油1湯匙,生抽1湯匙,老抽1/3湯匙,鹽半茶匙,香蔥少許。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開始制作】第一步、先將以上的所有食材準備好,然后將買回的新鮮茨菇處理一下,將其上面的梗摘掉。然后用小刀把茨菇表面的粗糙的皮刮掉,再沖洗干凈,備用;
第二步、這里買的茨菇個頭都比較小,對半切開就可以了,如果是大個的茨菇建議切成厚片,切開更方便入味,也更易熟。然后大蒜剝好洗凈,將其切成片狀;
新鮮茨菇,美味馬蹄白茨菇,農(nóng)家新鮮茨菇,炒菜,烹飪都可信,營養(yǎng)美味很好吃。
第三步、準備炒鍋,鍋中洗凈燒熱,然后鍋內(nèi)放入適量油,放入蒜瓣炒香,然后倒入茨菇翻炒片刻。再淋入適量的清水,放入鹽,然后蓋蓋,用小火燜至差不多收汁;
第四步、就這樣等茨菇燜熟些許,鍋內(nèi)湯汁變少后放入生抽、蠔油和老抽翻炒均勻。最后撒上蔥花翻拌一下即可;
這樣簡單的炒茨菇就做好了,營養(yǎng)美味,非常好吃。說道茨菇,就讓人想起了荸薺,荸薺的外形和茨菇,有些相似,但是最不同的就是它的皮了,是黑紫的,削掉外皮可以直接吃里面的白色果肉。
【茨菇紅燒肉】
原料:五花肉、茨菇輔料:啤酒、冰糖、菜籽油、色拉油、蔥、姜等
做法步驟:
1、五花肉洗凈、切塊、泡水十分鐘后瀝干。
2、鍋中加少許菜籽油,油熱后倒入五花肉、蔥、姜煸炒至有肉香味飄出,加入適量生抽繼續(xù)翻炒。
3、另起一鍋放入兩大勺開水,大半勺冰糖,少許色拉油,熬至濃稠焦糖色,將炒好的五花肉倒入冰糖鍋中,加少許老抽,加啤酒沒過五花肉,小火燉半小時。
4、茨菇去皮洗凈,倒入鍋中,繼續(xù)燉20分鐘,撒上香蔥末,即可出鍋。
有葷有素,你喜歡哪道?
小炒慈姑
材料
慈姑,肉末,胡蘿卜,蔥,料酒,鹽,雞精。
做法
1.慈姑和胡蘿卜洗凈切片,蔥切碎。
2.鍋內(nèi)放少許油,油熱時放入肉末炒制,加入料酒及少量水煮開,然后放入碗中備用。
3.鍋內(nèi)放少許油,油八成熱時放入慈姑片和胡蘿卜片進行翻炒,加入炒過的肉末和鹽繼續(xù)翻炒(不用大火,中火即可)約2分鐘,然后加少量水,蓋上鍋蓋,煮5分鐘后加入雞精,關(guān)火后燜5分鐘,最后加入蔥末拌勻。
6.這道菜既營養(yǎng)又美味,還不趕快試試!
1、炸茨菇片
把準備好的茨菇清洗干凈以后,去掉外皮切成厚片,加少量食用鹽,調(diào)勻以后腌制半小時,最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表面水分以后在炒鍋中多放一些食用油,加熱到七成熱時,再把切好的茨菇片放到鍋中慢慢炸,達到它兩面金黃以后取出瀝油,降溫以后可以直接吃。
2、肉末炒茨菇
肉末炒茨菇需要把慈姑提前清洗干凈,切成片狀,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再把新鮮的豬肉剁成碎末,另外要準備少量的胡蘿卜片和適量的蔥姜在炒鍋中放油加熱以后放蔥姜炒香,隨后把胡蘿卜片和肉末一起入鍋翻炒,到朝鮮以后才能把茨菇入鍋一起炒制,炒好以后加食用鹽調(diào)味即可出鍋食用。
3、茨菇豆腐湯
茨菇豆腐湯在做的時候要準備新鮮茨菇和凍豆腐各200克,粉絲50克,食用鹽和胡椒粉各適量,把準備好的新鮮茨菇削掉外皮以后切成小片片,用清水浸泡,凍豆腐要提前切成塊狀。在炒鍋中放食用油加熱以后放入茨菇片炒制,炒二到三分鐘以后加清水,一起煮開煮到湯汁變白以后放入豆腐一起煮,最后放入粉絲,出鍋前加食用鹽和味清調(diào)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