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guó)各個(gè)地方最好吃的小吃有哪些呀?我要名字+它的味道外形什么滴。
中 國(guó) 著 名 小 吃 簡(jiǎn) 介
中國(guó)的面點(diǎn)小吃歷史悠久,風(fēng)味各異,品種繁多。面點(diǎn)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石代,當(dāng)時(shí)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zhàn)國(guó)時(shí)期,已出現(xiàn)油炸及蒸制的面點(diǎn),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后,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jìn),中國(guó)面點(diǎn)小吃的原料、制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xiàn)許多大眾化風(fēng)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面、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圓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chǎn)及民俗風(fēng)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fēng)味小吃。如: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上海的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天津的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fā)祥大麻花、五香驢肉。
太原的栲栳、刀削面、揪片等。
西安的牛羊肉泡饃、乾州鍋盔,蘭州的拉面、油鍋盔。
新疆的烤羊肉、烤馕、抓飯。
山東的煎餅。
江蘇的蔥油火燒、湯包、三丁包子、蟹黃燒麥。
浙江的酥油餅、重陽(yáng)栗糕、鮮肉棕子、蝦爆鱔面、紫米八寶飯。
安徽的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福建的蠣餅、手抓面、五香捆蹄、鼎邊糊。
臺(tái)灣的度小月?lián)忻?、鱔魚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簡(jiǎn)飯。
河南的棗鍋盔、白糖焦餅、雞蛋布袋、血茶、雞絲卷。
湖北的三鮮豆皮、云夢(mèng)炒魚面、熱干面、東坡餅。
湖南的新飯、腦髓卷、米粉、八寶龜羊湯、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的雞仔餅、皮蛋酥、冰肉千層酥、廣東月餅、酥皮蓮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鮮蝦餃及第粥、玉兔餃、干蒸蟹黃燒麥等。
廣西的大肉棕、桂林馬肉米粉、炒粉蟲。
四川的蛋烘糕、龍抄手、玻璃燒麥、擔(dān)擔(dān)面、雞絲涼面、賴湯圓、宜賓燃面、夫妻肺片、燈影牛肉、小籠粉蒸牛肉。
貴州的腸旺面、絲娃娃、夜郎面魚、荷葉糍粑。
云南的鹵牛肉、燒餌塊、過橋米線等。
此外,還有大量的少數(shù)民族特色風(fēng)味食品,極大的豐富了中國(guó)烹飪文化的內(nèi)涵。
北京著名小吃
豆汁
綠豆經(jīng)篩選、淘洗、浸泡、磨糊、點(diǎn)漿、發(fā)酵、濾粉、沉淀、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制成。色灰綠,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熱食為宜,佐京產(chǎn)辣咸菜絲配芝麻燒餅和焦圈。已有千余年制作歷史。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小窩頭
玉米面、黃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澤金黃,形似寶塔,小巧玲瓏,甜香細(xì)膩,500克面可制出小窩頭100多個(gè)。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蕓豆卷
蕓豆經(jīng)磨碎、煮爛、抹壓、卷餡、切段等5道工序制成。餡心有芝麻糖餡、豆沙餡或配金糕成鴛鴦餡。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現(xiàn)于民間,清末成為御膳。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肉末燒餅
由發(fā)面空心炭火烤成。食時(shí)將燒餅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夾入熱豬肉末。外酥里嫩,香味濃厚。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爆肚
鮮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條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醬、醬油、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和蔥花等調(diào)料食用。清鮮脆嫩,味醇不膩。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炒疙瘩
可葷可素。炒好后,疙瘩顏色深黃,配上綠色青菜,黃綠相間,食之綿軟而有韌勁,滋味醇香。已有60余年制作歷史。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驢打滾
即豆面糕,因過去售時(shí),隨切隨將炒熟的干黃豆面撒于糕上,猶如毛驢就地打滾時(shí)揚(yáng)起的陣陣黃土,故名。分為兩種,一種為將蒸熟的江米面團(tuán)沾上炒熟的黃豆粉搟成片,卷入豆餡,切成小塊,撒白糖食用;另一種為將紅糖和熟黃豆面拌勻,卷在蒸熟的黃米面團(tuán)里,切塊后澆紅糖水食用。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焦圈
為油炸食品。和面時(shí)注意鹽、堿、礬3種調(diào)料比例,炸時(shí)控制油溫,至色澤深黃、油亮即成。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燒麥
北京的燒麥皮薄如紙,四周有折皺的花邊皮,包餡收緊口,花邊聚在一起,象一朵花。餡心除豬肉、海參、蝦仁外,隨季節(jié)變化制作蟹肉燒麥、翡翠燒麥,一般以豬肉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南瓜、大蔥、西葫蘆制成。以都一處飯莊所制最著。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仿膳豌豆黃
碗豆經(jīng)磨碎、煮爛、糖炒、凝結(jié)、切塊而成。色澤橙黃,細(xì)膩甜潤(rùn),清涼適口。原為清宮膳房制作。
相關(guān)的著名企業(yè):
艾窩窩
糯米經(jīng)泡透、蒸熟、搗爛、晾涼、分劑、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等餡料。粘軟柔韌,酥松甜香,清涼適口。元代已有制作。
夫子廟秦淮小吃與上海城隍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和湖南長(zhǎng)沙火宮殿小吃并稱為中國(guó)四大小吃
四川小吃之三大炮做法
三大炮糯米軟糯,香甜可口。
用料:
糯米1000克,紅糖150克,芝麻50克,黃豆250克。 制法:1.將糯米洗凈,浸泡12小時(shí),再淘洗后,倒入蒸籠中,用大火蒸熟,中間灑1-2次水,再蒸后翻出倒在木桶內(nèi),摻開水適量,用蓋蓋上,待水分進(jìn)入米內(nèi)后,用木棒舂茸(或用絞拌機(jī)絞成茸),即成糍粑坯料。
2.將紅糖放入清水300克,熬開成糖汁。分別把芝麻、黃豆炒熟,磨成細(xì)粉。
3.糍粑坯料分成10份,再把每份分成3坨,即用手分3次,連續(xù)甩向木盤,發(fā)出三響而彈入裝有黃豆面的簸箕內(nèi),使每坨都均勻地裹上黃豆面,再淋上糖汁,撒上芝麻面即成
干貝冬瓜球
八大關(guān)賓館推出的干貝冬瓜球,形如明珠,口味鮮醇
其制作方法是:先將冬瓜、胡蘿卜球用沸水煮透,撈出過涼備用;將燒熱的花生油放入蔥段、姜片,炸出香味后加入雞湯,撈出蔥、姜不要,放入冬瓜、胡蘿卜球、干貝 ,開鍋后去掉浮沬,加入調(diào)料用小火煨透,用濕淀粉勾芡,淋上明油即可
水晶蝦餃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原料/調(diào)料]
澄面500克,生粉50克,蝦肉500克,肥豬肉75克,馬蹄75克,香菇75克,鹽、味精、香油、糖、淀粉、豬油、料酒各適量。
[制作流程]
1.水燒開加入澄面,燙八成熟,冷卻后加入水許豬油揉勻待用。
2.蝦肉、肥肉、馬蹄、香菇均切成小丁;蝦肉丁上漿過油,滑好控油。
3.把餡料放到一起加入調(diào)料待用。
4.面揪成每個(gè)20克的劑子,用手搓圓按成圓片,包入30克的餡,包成金恔子形。
5.把半成品放入屜中蒸6分鐘,上面刷一層香油即可。
蛋黃湯包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原料/調(diào)料]
面粉500克,鹽、堿面少許,母雞1只,瘦豬肉750克,肥豬肉250克,黃酒500克,蔥、姜適量,蝦肉250克,咸蛋黃數(shù)個(gè)。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制作流程]
1.母雞肉洗凈切成大塊,放入鍋內(nèi)加涼水、黃酒、姜煮3-4個(gè)小時(shí),加味撈出,切碎,盛入盤中,加入原湯入冰箱冷卻待用。
2.將豬肉、蝦肉剁碎,與雞肉混勻。
3.面粉加鹽、堿、水和成冷水面團(tuán),醒10分鐘做劑,包入餡,收口放在屜中,上鍋蒸5-10分鐘取出,上面點(diǎn)綴咸蛋黃末即可。
珍珠圓子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原料/調(diào)料]
湯圓粉500克,熟漿100克,豬板油50克,水300克,西米100克,雞肉500克,蔥50克,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制作流程]
1.雞肉中加入蔥末、姜末、鹽、味精、香油拌均勻成雞肉餡。
2.在湯圓粉中加入熟漿、豬板油、水和成面團(tuán),面團(tuán)揪成10克的劑子,劑子包入雞肉餡揉圓即成生坯。
3.西米用涼水泡2小時(shí)撈出,生坯蘸上西米入蒸鍋蒸7分鐘,即可食用。
豆沙碗豆黃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原料/調(diào)料]
碗豆1000克,白糖600克,水1000克,瓊脂10克,豆沙餡500克。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制作流程]
1.先將碗豆洗凈加水,上屜蒸1個(gè)小時(shí);下屜冷卻后過涼,再放入鍋中燒開,加入白糖和化開的瓊脂,再燒開后煮半個(gè)小時(shí),定在盤中2厘米厚。
2.將豆沙餡搟成5毫米厚待用。
3.把冷卻定形的碗豆黃再次取出放在案子上,放上搟好的豆沙餡,豆沙餡上面再放上一層碗豆黃,切去邊,再切成菱形塊碼盤即可。
冬菜燒餅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原料/調(diào)料]
面粉500克,酵母5克,泡打粉5克,水、芝麻量,冬菜末500克,豬肉末250克,鹽、味精、醬油、糖、油、蔥和姜末各適量。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制作流程]
1.面粉加入酵母、泡打粉,水和成面團(tuán)。
2.鍋放入油燒熱,加蔥、姜炒香,再加入冬菜末、豬肉末、醬油、鹽、味精、糖煸炒,炒熟入味制成餡。
3.面團(tuán)揪劑,劑子用手按扁,刷上少許油,包入餡,再蘸上水和芝麻,按扁后放入200度的烤熟,呈金黃色可出烤箱。
4.將熟燒餅用刀切成六瓣即可食用。
川北涼粉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原料/調(diào)料]
綠豆粉250克,鹽5克,水適量,紅尖椒、鹽、味精、醋、醬油、蔥姜蒜末、油各適量。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制作流程]
1.綠豆粉加水調(diào)成稀糊。鍋內(nèi)加入水燒開后,放入綠豆粉稀糊熬成稠粥狀,取出晾涼,切成細(xì)條。
2.鍋內(nèi)油燒熱,放紅尖椒丁、鹽、味精、醋、醬油、蔥和姜末,再加入少量水熬成醬汁。
3.把醬汁澆在涼粉條上,再放入蒜末,蔥末即可。
茄子的三十種做法!(16~20)
來源:美食天下網(wǎng) 時(shí)間:2005-9-29 15:03:02
十六、松仁茄花
主料:長(zhǎng)嫩茄子400克。
配料:松籽50克,濕淀粉10克,色拉油750克。
調(diào)料:碘鹽5克。味精4克,白糖10克,醋5克,醬油6克,蔥丁3克,姜末3克,蒜片3克,湯75克。
制作:
(1)茄子去蒂洗凈去皮,一切兩半,再切十字花刀后,改成6厘米X6厘米的塊。
(2)勺內(nèi)放油,燒六七成熱,放入茄花炸成金黃色,撈出瀝油。
(3)勺內(nèi)留少許底油,燒三四成熱,放入松籽炒出香味,加蔥丁、姜末、蒜片、醬油、湯、鹽、味素、醋、糖、料酒、炸好的茄花,燒開,用濕淀粉勾芡,點(diǎn)香油,裝盤即好。
關(guān)鍵:炒松籽時(shí)油溫不易太熱,逐步加熱香味大。
十七、素?zé)插\茄丁
主料:茄子300然。
配料:紅、綠柿子椒各25克,竹筍25克,胡蘿卜25克,黃瓜25克,濕淀粉10克,色拉油750克。
調(diào)料:碘鹽5克,醬油8克,味精4克,白糖10克,料酒5克,蔥丁3克,姜末3克,蒜片3克,湯75克。
制作:
(1)茄子去蒂洗凈去皮,切成1.2厘米見方的丁,紅、綠柿子椒,竹筍,胡蘿卜,共同瓜均切1厘米見方的丁。
(2)勺內(nèi)放油,燒七八成熱,放入茄丁炸呈金黃色撈出瀝油。竹筍丁,胡蘿丁,紅、綠椒丁用油略炸倒出瀝油。
(3)勺內(nèi)留少許底油,燒熱用蔥姜蒜熗鍋,再放入茄丁及竹筍丁,紅椒丁,綠椒丁,胡蘿卜丁,黃瓜丁,醋、料酒烹一下,再加醬油、湯、鹽、糖、味精燒開后再用濕淀粉勾芡,淋香油顛翻均勻裝盤即好。
關(guān)鍵:茄丁切的要均勻,配料丁要小于茄丁。
檢舉 回答人的補(bǔ)充 ?? 19:34 十八、椒鹽茄餅
主料:嫩茄子300克,豬肉餡150克。
配料:雞蛋2個(gè),面粉30克,色拉油75克。
調(diào)料:碘鹽5克,味精4克,蔥姜末各3克,椒鹽6克。
制作:
(1)茄子去蒂洗凈去皮,切成厚度0.3厘米的圓片。
(2)肉餡內(nèi)加鹽、味精、蔥末、姜末,雞蛋半個(gè)攪均勻后,每?jī)善哑袏A肉餡,沾面粉備用。
(3)剩余雞蛋打入碗內(nèi)用筷子攪均勻。勺內(nèi)放油燒三四成熱,將茄餅逐個(gè)拖蛋液入勺煎,兩面煎成金黃色熟后,擺入盤內(nèi)撒椒鹽即好。
關(guān)鍵:煎時(shí)火不要急。
十九、法式茄排
主料:茄子400克
配料:雞蛋2個(gè),面粉50克,面包渣100克,色拉油750克。
調(diào)料:番茄醬50克,白糖10克,碘鹽5克,味精3克。
制作:
(1)茄子去蒂洗凈去皮,切成0.6厘米厚的片,加鹽腌制10分鐘。
(2)雞蛋打入碗內(nèi)用筷子攪成蛋液。將腌后的茄片擠去水份,沾面粉拖全蛋液后,再沾面包渣拍實(shí)。 < BR>(3)勺內(nèi)放油,燒五六成熱,放入茄排炸至棗紅色時(shí)撈出瀝油,改一字條,擺入盤內(nèi)。
(4)番茄醬放入勺內(nèi)略炒,加鹽、白糖裝入小碗,食用時(shí)蘸用。
關(guān)鍵:茄片腌后盡量擠干水份,再沾面粉。
二十、脆皮茄卷
主料:長(zhǎng)茄子300克,豬肉餡150克。
配料:脆皮粉100克,雞蛋半個(gè),面粉25克,色拉油750克。
調(diào)料:碘鹽5克,味精4克,蔥姜末各3克,椒鹽6克。
制作:
(1)茄子去蒂洗凈去,切成5厘米的段,再用刀旋成厚薄均勻的片,用少許鹽略腌制。
(2)肉餡加鹽、味精、蔥末、姜末,雞蛋攪均勻后,再放入腌好的茄片內(nèi)卷好,沾面粉。
(3)脆皮粉放入碗內(nèi),加水?dāng)嚦蛇m度的煳,勺內(nèi)放油,燒五成熟時(shí),把茄卷逐個(gè)沾脆皮糊入勺炸成金黃色,撈出瀝油,裝盤撒椒鹽即好。
關(guān)鍵:脆皮糊攪好立即用。
家常涼面
材料:面條150克、小青瓜一條、紅蘿卜一個(gè)、雞蛋一個(gè)。
做法:
1、將雞蛋攤成蛋皮,和青瓜、紅蘿卜一起切絲。
2、蔥切細(xì)絲、姜和蒜斬成末。
3、將面條煮至八成熟,過冷水備用。
4、燒燙的油淋在辣椒粉上。
5、用一只大碗裝好面條,然后把所有配料加進(jìn)去,澆上生抽和醋,拌勻即可食用。
雞絲涼面
原料:嫩雞肉200克、黃瓜250克、精鹽3克、醬油15克、醋10克、雞精2克、香油15克、香菜5克、雞湯、料酒適量。
做法:
1、將雞肉放入碗內(nèi),加入精鹽、料酒各少許拌勻,上屜蒸約10分鐘即熟。取出雞肉切成細(xì)絲,或撕成細(xì)絲。黃瓜洗凈,斜切成細(xì)絲。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備用;
2、將精鹽、醬油、醋、雞精、香油、雞湯放入一小碗內(nèi)調(diào)成涼拌汁;
3、將涼面盛入碗內(nèi),放入黃瓜絲、雞肉絲,再撒上香菜,然后澆入調(diào)好的涼拌汁,拌勻即可食用
新疆涼面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作法:先用淡鹽水、土堿水和面,然后加入蓬灰水,邊加邊拉,揉到面團(tuán)柔軟光滑有拉力時(shí)即可,然后放在案板上餳。葫蘆去皮,掏籽、切絲,菠菜、芹菜切段備用。把面拉成細(xì)條下鍋,煮熟后撈出,過兩次涼水,淋少許清油拌開。把炒勺中的水燒開,下葫蘆煮熟,加鹽,打雞蛋花,下菠菜,加濕淀粉勾成芡成鹵汁。芹菜段入油鍋炸熟,分別把油辣椒粉、鞭泥、芝麻醬用涼開水稀釋。吃時(shí)涼面盛于盤中,澆鹵汁,放醋、蒜、油辣椒、芝麻醬,再放芹菜段。面柔軟而有筋感,拌料酸中帶有辣香。
蔥油涼面
原料:蝦仁100克、水發(fā)玉蘭片75克、香菇50克、蔥50克、植物油10克、醬油5克、精鹽3克、雞精2克、香油5克。
做法:
1、將蝦仁洗凈,用少許熱水泡軟、剁碎。將玉蘭片、香菇洗凈,切成小丁,焯熟后瀝去水分晾涼,將蔥白切成末備用;
2、油熱后,下入蔥末爆出香味,制成蔥油晾涼;
3、把蔥油、醬油、精鹽、味精、香油一同放在碗內(nèi),調(diào)成蔥油汁;
4、把蝦干末、玉蘭片丁、香菇丁撒在涼面上,澆入蔥油汁,拌勻即可食用。
北京芝麻醬涼面
發(fā)送圖片到手機(jī)
材料:機(jī)制切面或自搟的面團(tuán)均可,芝麻醬、黃瓜(或小蘿卜、芹菜)、精鹽、涼開水、醋、蒜。
做法:取碗一只,倒入芝麻醬,加入少許鹽涼水(以精鹽適量倒入涼開水中稍攪,自行溶解而成),用筷子輕輕順時(shí)針攪拌,待水分漬入醬里,再放少許鹽涼水,攪至稀泥狀時(shí)即可;面條用水煮熟后過涼開水,放在碗里,邊用電風(fēng)扇吹邊翻挑;將黃瓜洗凈切成細(xì)絲,如選用小蘿卜可洗凈去皮后再切絲,芹菜用熱水焯一下再切成末;碗裝涼面端至餐桌上,撒上黃瓜絲或小蘿卜絲、芹菜末等,澆上醋、蒜,再以勺澆上調(diào)好的芝麻醬,用筷子拌后即可食用。
吉林延吉冷面材料:全瘦牛肉,水梨或蘋果,蛋皮絲,泡菜,松子,細(xì)蕎麥面條,香菜。
煮肉料:蔥,姜,酒,八角,鹽,胡椒粉少許。
做法:牛肉整塊燙煮2分鐘后,撈出洗凈。4杯水加煮肉料煮滾,放下肉塊煮40分鐘。取出肉塊,待冷后切成薄片;牛肉湯過濾后放涼,如有浮油需撇除干凈,分盛入面碗中;水滾后,放下細(xì)面煮熟,撈出瀝干,再以冷開水沖涼,放入面碗的清湯中。面上再放泡菜絲、水梨片、蛋皮絲、牛肉片、炸過的松子和香菜段。
世界各地美食極小吃以及做法永遠(yuǎn)的第一名 發(fā)表在: 深圳網(wǎng) →『美食部落』
08:15 www.szwang.com/oubb/124152.html [打印頁(yè)面] [關(guān)閉窗口]
--------------------------------------------------------------------------------
【菜名】三色蒸糕
【原料】
糯米 10克、粘小米 10克、粘高粱米 10克、大米 70克、白糖 5克、精鹽5克、綠豆 100克
【制作過程】
1、將糯米、高粱米、粘小米、大米洗凈后磨成粉。將大米分成三份,分別放入其他三種米粉里。
2、將綠豆粗磨一下泡到水里,剝皮后放入籠屜里蒸成豆泥,然后上面撒一點(diǎn)精鹽。
3、在準(zhǔn)備好的面粉(3種)中倒入摻了精鹽和白糖的水,邊用兩手搓、邊用篩子篩。 碗里跟辣白菜一起端出。
4、在蒸籠里鋪上濕紗布,在紗布上面鋪上一層薄薄的綠豆粉,然后再鋪上摻雜粘米粒的米粉,蒸10分鐘左右。然后上面再鋪一層綠豆泥,其上面鋪一層摻雜粘高粱米的米粉,也蒸10分鐘左右。反復(fù)上面的程序,最上面鋪一層綠豆泥以后,蒸15分鐘左右。
5、待年糕蒸熟以后,拿出來切成適當(dāng)?shù)拇笮》诺降永铩?
【菜名】松糕
【原料】
大米 800克、綠豆 200克、白糖 25克、香油 20克、精鹽 8克
【制作過程】
1、把綠豆泡約4個(gè)小時(shí)后剝皮,然后放入白糖揉成餡。
2、將大米用水泡開,撈出來控干后磨成粉,然后倒入熱鹽水和面。把它做成20克左右圓扁面團(tuán),然后放進(jìn)綠豆餡,做成松糕。
3、在蒸爐里鋪一層燙過的蘇子葉,將做好的松糕整齊地排列后蒸約30分鐘。蒸完后燜十分鐘左右,然后用涼水里洗一下。晾干以后抹上香油放到盤子里。
【菜名】平壤冷面
【原料】
蕎麥面 200克、牛肉 60克、豬肉 20克、雞肉 20克、泡菜 50克、黃瓜 50克、
蘿卜泡菜湯 適量、梨 50克、醬油 20克、精鹽 5克、醬油 20克、雞蛋絲 5克
蔥絲 5克、蒜末 5克、辣椒面 1克、芥末 3克、辣椒絲 少許
【制作過程】
1、用5%的鹽水和蕎麥面,壓成面條以后備用。
2、將牛肉、豬肉、雞肉用水煮爛。待肉熟了以后撈出來,湯用篩子過濾后放涼,這里加入蘿卜泡菜湯。(蘿卜泡菜湯是肉湯的1/3左右)
3、將熟牛肉和豬肉切成薄片,將雞肉撕成細(xì)絲,分別放入醬油、胡椒面、辣椒面、蔥、蒜拌勻。
4、把黃瓜切成薄片后,放入精鹽、辣椒面、蔥、蒜、醋拌一下,梨削皮后切成薄片備用。辣白菜切成2厘米寬度。
5、在盤子里放入冷面后,上面放辣白菜、牛肉、豬肉、雞肉、黃瓜、梨,雞蛋絲、辣椒絲,最后倒入冷面湯。吃的時(shí)候按照自己的口味可以再放一些醋、醬油、芥末、辣椒面調(diào)味。
【菜名】番茄青蠔湯
【原料】
(4人分量)連殼青蠔 1千克 、去衣蒜頭 3-4粒、干辣椒(切碎) 1克 、白酒 3湯匙 、番茄(切粒) 120克 、意大利芫茜(切碎) 10克 、Marinara汁 2湯匙 、橄欖油 少許 、鹽及胡椒 各少許
【制作過程】
Marinara汁材料:蒜頭(切碎) 1粒 、橄欖油 少許、銀魚柳茸 10克 、茄膏(罐頭) 2湯匙 Marinara汁做法:
1橄欖油加熱后炒香蒜茸及銀魚柳茸。
2倒入茄膏,慢火煮約10分鐘。
湯做法:
1、拍松蒜頭,放橄欖油中煎至金黃色,轉(zhuǎn)猛火加入青蠔。
2、加入番茄粒和白酒, 鑊蓋煮至所有青蠔打開。 3、加入Marinara汁,以慢火煮至湯濃,灑上少許橄欖油,伴以芫茜即可。
烹調(diào)時(shí)間:25分鐘
【菜名】醬雞
【原料】
嫩雞1500克,醬油50克,精鹽40克,大蔥段10克,生姜末5克,大蒜末5克,料酒25克,辣大醬25克,白糖50克。
【制作過程】
1、將雞宰殺,去毛,凈腔,去內(nèi)臟,洗凈,控干水,用鹽搓擦雞的里外,擦勻后,置盆中,用重物壓緊,腌一天一夜后取出,控干鹽水。
2、再將雞放入鍋中,放入清水,水略淹沒雞,燒開,撈出。雞湯過濾成清湯,再把雞用涼水沖洗干凈,再放回原清湯中,并加入大蔥段、生姜末、大蒜末、醬油、25克白糖、料酒,用盆把雞壓入湯中,蓋好鍋蓋,大火燒開,用小火燜至八成熟,撈出,冷卻。
3、原湯過濾后,入鍋,用旺火燒開,加25克白糖,使其熬成濃汁,抹在雞皮上面。要抹勻,抹好。
4、食用時(shí),切成片后,碼成原雞形,入盤,蘸辣大醬吃,即可。
【特點(diǎn)】 色澤金黃,口味咸辣,濃香撲鼻。
菜名】拌牛舌
【原料】
熟牛舌150克,水發(fā)海米25克,菠菜250克,生姜5克,大蒜5克,精鹽5克,辣椒面2克,芝麻油10克,芝麻10克(焙好),味精2克。
【制作過程】
1、將牛舌切成3厘米長(zhǎng)的片。
2、生姜洗凈,去皮,拍碎末,大蒜去皮,去根,拍成碎末
3、菠菜洗凈,摘去黃葉和根,切成段,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涼水沖涼,控干,加入海米攪拌均勻,放在盤里。
4、再將切好的熟牛舌片整齊地碼放在菠菜拌海米上
5、然后,把生姜末、大蒜末、胡椒面、芝麻油、焙好的芝麻和味精調(diào)好,澆在牛舌上,吃時(shí)拌勻,即可。
【特點(diǎn)】 香味撲鼻,清爽適口,佐酒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