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吃資料(最佳+50分)
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鶴慶酒,劍川木匠到處有?!边@是滇西的民諺。 進入80年代,麗江粑粑已到春城安營扎寨,名聲大震。其火腿粑粑是麗江粑粑發(fā)展到高層次小康型的品種。往上追溯,最初是火烤粑粑,是將光面餅烙制一面定型后再用燒熱的石板烙熟;繼而又進入鐵鍋氣汗粑粑.即將光面餅放入凸底鐵鍋烙制一面后,取出餅,就鍋放入少許冷水,將烙制餅翻扣,罩在水上,蓋嚴鍋蓋,待水氣干,餅即熟。 由此可見,麗江粑粑歷史悠久,當今健在七旬老人李鶴清師傅就是家傳制此餅的第三代傳人。 火腿粑粑,色澤金黃,多層相疊,外脆里嫩,噴香酥脆,甜中有咸,非常爽口。 原料: 主料:二級面粉500克。 配料:火腿末150克。 調料:焙芝麻、白糖、瓜籽仁、核桃仁各50克,小蘇打、大堿各1.5克,熟豬油200克,熟菜籽油5克,溫水350毫升。 制法: (1)面粉入搪瓷盆,小蘇打、大堿用溫水溶化后倒入面粉盆中,加溫水和成稍軟的面團,蓋上潔凈濕布,置半小時待用。將白糖、芝麻、瓜籽仁、核桃仁混合拌成餡心。 (2)用大理石石板,抹上菜籽油。取面團均分成80克重的小劑若干個,搓成圓條;再搟成扁圓形長條,抹上豬油,撒上火腿末;用手從一頭拉長卷緊成圓筒狀,再將兩頭搭攏,用掌心輕輕接扁,包入餡心,收口捏緊,用掌心輕輕地按一下制成生坯。 (3)平鍋上火,注入豬油,放入生坯,徐徐煎成金黃色即熟。 [編輯] [舉報] [快速回復] [樓主管理回復] [發(fā)新帖] 1樓 作者: 蘋果蛋糕 積分2273 [加為好友] 發(fā)表時間:2005-4-22 17:58:00 石屏燒豆腐 石屏燒豆腐,據(jù)縣志記載:明朝初年即有生產,清末選為貢品。石屏豆腐用其方形豆腐或長形豆腐烘烤后蘸調味品而吃,以其細膩滑潤,嚼之有勁,香味異常,富有鄉(xiāng)土氣息而著稱?,F(xiàn)每年昆明年貨銜,售賣石屏燒豆腐常常是攤前排隊等候。迤南、迤東、滇中交通沿線均成名食、特別是夜晚,隨處可聞豆腐香。 原料: 主料:石屏豆腐(扁平長形或小方形均可)。 調料:菜籽油、甜醬油、咸醬油、鹵腐汁、糊辣子面、花椒油、小段香菜、薄荷、椒鹽,干辣子面各入盛器。 制法: (1)燒制:將栗炭放入火盆燒燃,架上鐵條網架,架熱后抹上菜油,擺上豆腐,邊烘邊翻動(有的在翻動時一面在豆腐上抹點鴨油,因豆腐受熱油易浸,食時更為香糯),待烤制呈金黃色即成。 (2)食法:甜、咸醬油,鹵腐汁,花椒油,香菜,薄荷,糊辣子(即將干辣辣子在炭火上烤香糊,然后搓細),兌成汁。一種吃法是,取方塊豆腐邊蘸調味汁而食。亦有的是用烤熟的豆腐、蘸吃花椒鹽與辣子面。調味料可按各人的愛好兌制,吃多吃少,由客自定,一般是以10塊正方豆腐為起點。 [引用] [編輯] [舉報] [快速回復] [發(fā)新帖] 2樓 作者: 蘋果蛋糕 積分2273 [加為好友] 發(fā)表時間:2005-4-22 17:58:00 鱔魚涼米線 鱔魚涼米線,是以米線為主料,配以鱔魚、肉皮、薄菏、韭菜、豌豆粉涼拌而食。成品麻辣鮮香,是夏季名吃。 原料: 主料:米線1千克。 配料:豌豆粉200克,鱔魚、水發(fā)肉皮各100克。 調料:精鹽、花椒面、咸醬油各5克,面醬8克,味精3克,辣椒面、韭菜、大蒜、油渣泥各10克,鮮薄荷15克,醋20克,熟菜籽油50克,紅糖30克,肉湯100毫升。 制法: (1)鱔魚宰殺,剔去骨,除去內臟,切成長3.5厘米的段。水發(fā)肉皮片成小塊。韭菜燙熟切段,薄荷洗凈。蒜切成米粒。豌豆粉打成陀。 (2)炒鍋上中火,注入油煉透后,下蒜粒(5克)、面醬炒香,再下辣椒面(5克)炙香,下鱔魚煽炒至黃色時,下鹽、花椒面(2克)、醬油、味精,注入湯以淹過魚為度,燒熟裝盆。鍋上火,舀入鱔魚湯,放入肉皮煮爛裝盆。 (3)大蒜(5克)搗成泥,加醋、紅糖對成汁。鍋上火,注入油(15克),7成熱時下花椒面(3克)、油渣泥、辣椒面(5克)、芝麻炙成油。 (4)取碗5個,每個放米線200克,豌豆粉40克,將上述配、 調料分5份澆放在碗上拌食。 [引用] [編輯] [舉報] [快速回復] [發(fā)新帖] 3樓 作者: 蘋果蛋糕 積分2273 [加為好友] 發(fā)表時間:2005-4-22 17:59:00 玫瑰米涼蝦 米涼蝦是云南風味小吃。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 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軟嫩,人口冰涼。 原料: 主料:上自米500克。 調料:紅糖300克,玫瑰糖100克。 制法: (1)米淘洗干凈,用水浸泡30分鐘,磨成米漿入盆。鍋內注入清水,旺火燒開,將米漿徐徐淋入,邊淋邊用手勺攪動,防止糊鍋。熟后注入清石灰水,改用微火煮至糊狀。取盆:個,注入冷開水,將米糊趁熱放入漏勺,進冷水中即成米涼蝦。紅糖熬成糖水,玫瑰糖加開水調稀晾涼。 (2)食用時,用漏勺撈出米涼蝦入碗,放上紅糖水、玫瑰糖稀即成。 [引用] [編輯] [舉報] [快速回復] [發(fā)新帖] 4樓 作者: 蘋果蛋糕 積分2273 [加為好友] 發(fā)表時間:2005-4-22 18:00:00 香竹烤飯 香竹烤飯,是西雙版納傣族的名品,以清香濃郁,軟糯潔白,形美劃一,而獨具一格。西雙版納傣族囪治州,是滇南糧倉。主體民族為傣族,傣族屬古代百越集團,他們臨水而居,是云南種植稻谷的先進民族。自古以來,他們與稻米結下了不解之緣,主食大米,向來講究。米碾出后,必須過篩,整粒的人吃,破碎的喂牲畜。香竹飯的烹制,反映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又適應了他們向富裕型轉變的口感要求。 原料: 主料:糯米(或紫米)1千克。 配料:花生米200克。 制法: (1)選用嫩香竹3節(jié),一頭留節(jié)當?shù)?一頭鋸去竹節(jié)為人口?;ㄉ合銚v碎。糯米淘洗干凈,與花生拌勻,裝入竹筒,注入清水浸泡4~5小時,筒口用芭蕉葉塞緊。 (2)把竹筒斜放栗炭火上(旺火)燒煮,至竹筒外表燒焦,嘭地一聲將芭蕉葉塞子彈出。取出竹簡,沿竹筒四周用錘均勻敲裂,剝去竹皮,取出被竹膜緊緊包注的飯柱,切圓片裝盤。 [引用] [編輯] [舉報] [快速回復] [發(fā)新帖] 5樓 作者: 蘋果蛋糕 積分2273 [加為好友] 發(fā)表時間:2005-4-22 18:01:00 春城鮮蝦餃 成品皮薄餡多,透明晶瑩,味鮮可口,制作精巧,有一定難度。一般餃皮需用普通面粉,而此點改用澄面。以增大成品的透明度,與此同時加入一定淀粉,出面團起勁大,搟不開,后來用刀子橫攤,于看迎刃而解,終于創(chuàng)制成功。 原料: 主料:干澄面2千克。 配料:干淀粉90克,大蝦600克、水發(fā)冬菇、水發(fā)玉蘭片用肥肉各200克。 調料:黃酒、芝麻油各10克,精鹽15克,胡椒面、味精各2克,香菜末、蔥末、姜末各5克,熟豬油50克。 制法: (1)將蝦、冬菇、玉蘭片、肥肉切成碎丁,入碗混合加香菜,蔥、姜、鹽。 胡椒、味精、麻油、黃酒拌勻成餡心。 (2)取澄面、淀粉(0克)人盆,注入開水燙面,搓勻,稍涼后,再將其 余淀粉和豬油加入揉勻,用塑料紙封蓋湯面。 (3)將面團搓條下 、橫刀將劑子攤成皮、包入餡心,捏成水餃形,上 寵蒸熟即成。 都是云南的,不介意吧
南京:蘆蒿炒香干 鹽水鴨現(xiàn)在還是南京人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每每要歉疚地加上一句:現(xiàn)在這鴨子是越來越肥了。外地人來南京,慕名要吃的是蘆蒿炒香干,南京人也以“桐蒿只有南京才有”而自居。其實產桐蒿的地方多了去,但都沒有南京人對待素菜的那份精細。南京人吃桐蒿,一斤要掐掉8兩,單剩下一段干干凈凈、青青脆脆的蘆蒿桿兒尖。炒香干也是“素”炒,除了一點油、鹽,幾乎不加別的佐料,要的就是蘆蒿桿兒尖和香干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食后唇頰格外清爽。 茼蒿 和蘆蒿你分不分的清?。?!還有炸臭干 牛圃 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