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哪些正宗的特色美食?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上都有著獨特風格。廣東菜即粵菜,是中國傳統(tǒng)四大菜系,也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洸嗽趪饪墒侵袊拇聿讼担钤缙鹪从趦汕Ф嗄昵暗臐h初,經(jīng)歷了上千年的發(fā)展,如今的粵菜已經(jīng)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渲染,是一種民俗,也是一種健康標準的體現(xiàn)。
廣東是中國第一經(jīng)濟大省,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連續(xù)20年都位居全國第一位。同時,廣東也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廣東的飲食文化近百年來都是國內(nèi)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響的飲食文化之一。在之前的文章中瘦猴就介紹過廣東早茶的奢華,其品種堪稱饕餮盛宴,其實廣東除了早茶,廣東的美食也是名揚天下的。今天瘦猴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廣東都有哪些特色美食,如果沒吃過這些美食,你真的敢說自己去過廣東嗎?
一:腸粉
據(jù)說腸粉最早是叫龍龕糍,乾隆皇帝游玩江南時來到廣東吃過之后贊不絕口,還說這糍有點像豬腸子,還不如叫腸粉,被皇帝命名后腸粉的名氣越來越大,廣東的腸粉店也越開越多。
腸粉現(xiàn)在是廣東非常著名的特色美食之一,分為咸、甜兩種,配上不同的餡料,十分Q彈。有網(wǎng)友說來到廣東如果不吃上一碗腸粉感覺自己根本沒有來過廣東。
二:叉燒包
叉燒包是廣東特色名點之一,也是廣東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麥、叉燒包、蛋撻)”之一。叉燒是用豬瘦肉,在爐內(nèi)燒烤而成,肉質(zhì)軟嫩多汁,香味四溢,入餡做成包子,自然是美味誘人。在廣東,叉燒包不僅是一種小吃,更是象征著團結(jié)和諧,不吃上一籠是不是很可惜呢?
三:老火靚湯
老火靚湯又叫廣府湯,也可以叫老火湯,是廣府人傳承數(shù)千年的食補養(yǎng)生秘方。老火湯是選用砂鍋慢煮慢熬四五個小時而成,講究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在廣東,先上湯,后上菜是廣東宴席的既定格局,這就是老火靚湯的重要地位所在。
四:蔥油雞
在廣東有句話叫“無雞不成宴”,不管是逢年過節(jié),宴請賓客,雞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更甚至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沒有一只雞能活著離開廣東”。蔥油雞便是廣東人精心研制出來的獨特美味吃法,做好的蔥油雞吃起來滑潤細嫩,清鮮醇厚,蔥香四溢,別有一番風味。
五:深井燒鵝
燒鵝是廣東非常著名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深井燒鵝最早起源于廣州黃浦區(qū)長洲島深井村,做好的燒鵝色澤金紅,味美可口,受到了很多美食愛好者的親睞。
六:盲公餅
盲公餅是由一位盲人創(chuàng)制于清代嘉慶年間,至今已經(jīng)有一兩百年的歷史。盲公餅制法古樸,選用糯米和食糖,配上花生、芝麻、豬肉等上乘原料,用瓦盆盛料焙制而成,吃起來甘美酥脆,美味可口,如果你來到廣東,一定不愿意錯過這誘人的美食吧。
東江鹽焗雞:東江的鹽焗雞是東江菜肴里既傳統(tǒng)又很特色的一大名菜,它的特點就是味道鮮美,皮脆,口感爽滑,咬上一口就像是在天上一樣,讓人心曠神怡。
梅菜扣肉:梅菜是惠州的傳統(tǒng)美食特產(chǎn),清甜爽口,口感嫩滑,香味撲鼻,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稱之為是天下名菜之一,因為 這道菜的特點就是:吃起來肉爛味香,肥而不膩,吃了還想吃。
八寶窩全鴨:八寶窩全鴨是以,香菇,蓮子,蝦米,魷魚,肉粒,咸蛋,糯米等各種原料作餡,放進鴨內(nèi),讓味道去腥而且把食材放在鴨口腔里,然后放湯煮開后香味飄飄,柔軟爽口,是我們的最愛。
白切雞:白切雞在廣州菜中是最普通的一種,不用加任何配料,白切雞仍然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因為白切雞色白里夾帶著油黃,味道那是清淡鮮美,皮脆,撒上蔥花就更香。
燒味:燒味在廣東的美食中是很流行的,燒味里包含了各種食材,它做出來是那么的色澤鮮嫩,香味四溢,肉很爽口,而燒鴨,燒鵝也是港式燒味中的經(jīng)典!
腸粉:腸粉是廣州人愛吃的早餐之一,然而腸粉分為甜,咸兩種味道,然而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蝦仁,蔬菜,雞蛋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以糖浸過的蔬果,再拌上然后炒香撒芝麻。
牛三星:牛三星里食材都有,牛心啊什么的,估計會有大多數(shù)人會排斥,只要再將部分的牛百葉,牛雙胘,牛三星能夠有效的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特別是適合生長發(fā)育及術(shù),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人補充失血,修復(fù)組織等!
沙河粉:起源于天河區(qū)沙河一帶,沙河粉歷史已有百年有余,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被命令為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廣州人都非常喜歡在吃夜宵的時候叫上一碟干炒牛河粉,因為那牛河的肉、汁滲透在河粉中,相互結(jié)合的味道仿佛在吸盤間纏繞唇舌,成為了不少廣州人都無法磨滅的記憶。
布拉腸:作為廣州人早餐代表之一的布拉腸,皮陷是那么的透明,然而簡簡單單的粉面包肉卻讓人回味無窮,恐怕只有布拉腸才能做到這種功夫了,味道極美!
沙灣姜撞奶:沙灣姜撞奶是沙灣里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小吃之一,奶香味撲鼻,甜中帶著姜的溫辣,輕輕嘗上一口,奶凍在嘴里慢慢的融化,給人一種細致而高雅的口感,而且沙灣姜埋奶是具有溫中調(diào)胃,驅(qū)寒養(yǎng)顏的功效,因此深受眾多廣州人的喜愛。
狀元及第粥:狀元及第粥是以新鮮的豬雜為主,再以姜蔥調(diào)料為輔助的粥品,現(xiàn)在大多老廣州人都會在子女們高考前煮上一碗熱騰騰散發(fā)著濃郁肉香的“及第粥”給他們吃,討個“狀元及第”的念頭。
和味牛雜:據(jù)說和味牛雜不是廣州本地人發(fā)明的,而是在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fā)明的。這位師傅是用牛腸,牛蒡,牛肺,蘿卜,花椒,八角等五種調(diào)味料的醬汁,然后再用慢火燜上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燜透了,蘿卜吸收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后,再剪開小塊,經(jīng)過長時間的燜煮使得牛雜有濃郁的肉香與香料的結(jié)合而美味,用小竹簽串著蘸辣椒吃,更是帶出了牛雜本身極致的美味,讓人食欲不由自主的燃了起來,美味到已經(jīng)傳開了全國,好吃的廣州人紛紛仿效,和味牛雜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