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jīng)典名菜菜譜
1、東坡肉東坡肉屬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 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 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2、水晶肴肉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蘇鎮(zhèn)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紅皮白,光滑晶瑩,鹵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食用時,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膩、酥香嫩鮮等特點,佐以姜絲和鎮(zhèn)江香醋,更 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有詩贊曰:“風(fēng)光無限數(shù)今朝,更愛京口肉食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肴?!?、臘味合蒸臘味合蒸是湖南傳統(tǒng)名菜之一,是取臘肉、臘雞、臘魚于一缽,加入雞湯和調(diào)料,下鍋清蒸而成。徐睿稱,臘味是湖南特產(chǎn),主要有豬、牛、雞、魚、鴨等品種,將三種臘味一同蒸熟即為“臘味合蒸”,吃時臘香濃重、咸甜適口、柔韌不膩,是用來送飯的首選。臘味合蒸以各種臘熏制品同蒸,風(fēng)味獨特,是湘菜中傳統(tǒng)風(fēng)味名菜。此菜臘香濃重,咸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各盡其妙。4、飛龍湯飛龍又名榛雞,產(chǎn)于興安嶺。飛龍湯是將榛雞脫毛去掉內(nèi)臟后,用高湯煮熟即可,湯中不需放任何調(diào)料以保持湯原汁原味。飛龍湯肉質(zhì)鮮美,營養(yǎng)豐富,適合用作滋補湯品。飛龍(榛雞)是盛產(chǎn)于興安嶺山林中的一種較小的飛禽。鄂倫春人用飛龍氽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洗凈剁成小塊的飛龍肉放進已加鹽的沸水中煮,約二分鐘就須將湯從吊鍋子里倒出來,再放上一點‘俄歐特’-野蔥末后即可食用。另一種是先將鹽末撒在飛龍肉上,待吊鍋子水滾開時,一手拿著飛龍,另一只手不停地用勺子將吊鍋子里的沸水掏出來澆在飛龍肉上,邊澆邊轉(zhuǎn),燙至六分熟時, 再將整個飛龍連同野蔥末一塊放進鍋里,在沸水中煮十來秒鐘就可倒出食用。無論是那一種氽法,事前都必須把吊鍋子擦洗干凈,使其不沾一點油性。為了使飛龍湯 保持原有的鮮味,不得加入任何調(diào)料或醬油。5、無為熏鴨無為熏鴨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譽中外的徽菜傳統(tǒng)名菜。它又名無為板鴨,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據(jù)無為縣志記載:“民俗婚筵多用鵝,后改為鴨”,至今當(dāng)?shù)剡€留傳著這樣的風(fēng)俗。無為熏鴨,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據(jù)傳,清乾隆三十九年,安徽無為縣廚師采用先熏后鹵的獨特方法烹制鴨子,成菜色澤金黃油亮,滋味鮮美可口,其制法與口味均 獨具一格,因而全縣聞名,故稱“無為熏鴨”。后來傳至各地,到清末已聞名全省,銷往各地,成為安徽省人們最喜愛的特色菜肴之一。6、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構(gòu)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稱之為八字箴言。7、東安子雞東安子雞,因用剛開鳴的小公雞烹制而成,故名。本菜特色是特點:用嫩母雞和紅辣椒煸、燒而成。菜色呈紅白綠黃四色相映,雞肉肥嫩,味道酸辣鮮香。東安子雞是湖南的傳統(tǒng)名菜,它始于唐代,相傳唐玄宗開元年間,湖南東安縣城里,有一家3個老年婦女開的小飯館,某晚來了幾位經(jīng)商客官,當(dāng)時店里菜已賣 完,店主提來兩只活雞,馬上宰殺洗凈,切成小塊,加上蔥、姜、辣椒等佐料,經(jīng)旺火,熱油略炒,加入鹽、酒、醋燜燒后,澆上麻油出鍋,雞的香味撲鼻,吃口鮮 嫩,客官吃后非常滿意,事后到處宣揚,小店聲名遠播,各路食客都慕名到這家小店吃雞,于是此菜逐漸出名,東守縣縣太爺,風(fēng)聞此事,也親臨該店品嘗,為之取 名為“東安雞”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成為湖南最著名的菜肴。8、西湖醋魚“西湖醋魚”是浙江杭州傳統(tǒng)風(fēng)味名菜。 此道菜選用西湖鯤魚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yǎng)一兩天,使其排泄腸內(nèi)雜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時火候要求非常嚴(yán)格,僅能用三四分鐘燒得恰到好處。燒 好后,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謂是歷史悠久。9、北京烤鴨北京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優(yōu)質(zhì)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zhì)肥而不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zhì)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10、清蒸武昌魚“武昌魚”產(chǎn)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時稱武昌),俗稱團頭魴。據(jù)《武昌縣志》載:魴,即鳊魚,又稱縮項鳊,產(chǎn)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回旋,深潭無底,漁人置 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nèi)無黑膜者真?!薄扒逭粑洳~”是選用鮮活的樊口團頭魴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并用雞清湯 調(diào)味。成菜魚形完整、色白明亮、晶瑩似玉;魚身綴以紅、白、黑配料,更顯出素雅絢麗。特點:肉質(zhì)鮮嫩,營養(yǎng)豐富。
周莊:萬三蹄萬三蹄、萬三肉、焐熟藕、腌菜莧,萬三野鴨等已成為周莊美食的代表。尤以“萬三蹄”為最,相傳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以調(diào)料,用旺火燒煮,經(jīng)過蒸燜,皮潤肉酥,湯色醬紅,肥而不膩,咸甜適中,肉質(zhì)酥爛,入口即化。它的吃法更是特別,在兩根貫穿整只豬蹄的長骨中,將一細骨輕抽而出,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蹄膀被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仄书_,讓人們分而食之。萬三蹄已經(jīng)成為周莊人逢年過節(jié)、婚慶喜宴的主菜,意為團圓,游客則拎著真空包裝的新鮮萬三蹄走。 烏魯木齊:手抓羊肉手抓羊肉的鮮美其實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是因為“用手抓”,而是因為新疆當(dāng)?shù)氐难颉?dāng)?shù)氐乃€有當(dāng)?shù)氐呐腼兎椒?。整只羊去皮去?nèi)臟,放大鍋中,以天山雪水煮之。待要起鍋時抓大把鹽撒入鍋中,或者直接以出鍋羊肉蘸鹽巴,便可大快朵頤!伊犁:馬肉伊犁馬聞名天下,伊犁馬肉不由分說勝過天下馬肉。以調(diào)料熟煮馬肉之后,大刀片之,碼于盤中,立時可食,其肉質(zhì)貴在香而不膩,經(jīng)久耐嚼。然馬肉畢竟還屬于“昂貴”食品,即便是在伊犁,吃馬肉也只能是偶一為之的“大餐”??κ玻衡慰尤狻安坏娇κ膊凰愕叫陆保搅丝κ膊怀遭慰尤庵荒芩惆着芤惶?。維族人家家門口都有一個用來做馕的土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把抹上佐料的整只羊封閉在馕坑內(nèi),暗火慢烤??镜揭欢〞r辰,打開馕坑,香氣四溢,用“十里”形容不為夸張。鄭州:鯉魚三吃鄭州也喊振興豫菜,但又自嘲:凡是需要振興的東西,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鯉魚三吃是鄭州的名菜,從前那鯉魚是要號稱黃河鯉魚的,飯館買回鯉魚來,必須在清水池里面養(yǎng)兩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凈,才可以撈出來下鍋。現(xiàn)在這種講究就有點奢侈了,不過一魚三吃還是讓人食指大動。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塊,頭尾雜加蘿卜絲做湯,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窩線面條吃,跟杭州西湖醋魚拌面有異曲同工之妙。洛陽:連湯肉片洛陽喜歡吃水席,幾十道菜,湯湯水水下來,吃得人連唿過癮。連湯肉片是水席中不可缺少的名菜,又以主營豫菜的老店“真不同”所做為最佳,它以精瘦肉為主料,木耳、金針、大綠豆等為輔料精心制作而成,肉片滑嫩,微酸利口。 安陽:扣碗酥肉中原地帶安陽,口味偏淡,但近年來川菜、粵菜、東北菜接連進入,到飯館吃飯,安陽人喜歡各種菜式都點一點。當(dāng)?shù)氐膫鹘y(tǒng)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歡迎,紅白喜事尤其少不了。以現(xiàn)在的口味而論,扣碗酥肉最具繼續(xù)傳揚的潛力。傳統(tǒng)小吃三不粘、粉漿面其實最能代表安陽飲食的特色。石家莊:抓炒全魚從傳統(tǒng)菜的角度看,石家莊太年輕了,年輕得沒有自己的特色,所謂的石家莊菜,其實就是吸收了京、魯?shù)鹊夭讼堤攸c,再加以創(chuàng)新而成。本地菜里有一道抓炒全魚頗見石家莊人的這種“胸襟”。抓炒全魚用的是大鯉魚,精彩之處在于刀功。端盤上桌,一盤菜就占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氣氛。大同:燴菜大同人口味雜,不講究,各路菜系照單全收。基尾蝦、紅燒甲魚這些都是上面子的,實惠又好吃的燴菜其實被當(dāng)?shù)氐膹N師操練的最到火候。燴菜有點東北菜的味道,土豆、白菜、粉絲、豬肉一鍋燉煮,大魚、大蝦也不吝下鍋,暖胃。